第二百五十五章 落荒而逃
笔下文学小说推荐阅读:浮世慕长安、
活金、
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
万族入侵:我有一剑可破万法、
极道狼王、
忽如一夜祖宗来、
视频通武侠:开局盘点十大高手、
温柔深处是危情、
大明极品暴君、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组新闻报道,披露的都是各地韩资企业老板跑路的消息。天地良心,这些报道说的都是“少数外资企业”,但举的例子却无一例外,都是韩资。所有的报道都是经得起检验的,有具体的省市和企业名称,还详细介绍了这些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拖欠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情况。
几家国家级的大媒体也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不点名地批评来自于“某些国家”的投资商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赚钱的时候花天酒地,而且对员工十分苛刻,遇到金融危机冲击,便抛下一堆经济纠纷,携款外逃。
这些文章还紧急呼吁各地政府要加强对辖区内外资企业的管理,实时了解这些企业的资产情况,防止少数不法投资商抽空企业资产,逃避责任。文章同时还提醒与外资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单位,注意经济风险,及时追踪应收款动向,落实售后服务条款。
当然,在文章的最后,评论员们还是会唱几句高调,声称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是不变的,吸引外资的态度是不变的,而且,“绝大多数”的外商都是天真无邪、质本洁来还洁去,大家千万不要对外商有啥歧视哈。
中国的官员和企业领导对于媒体的八股文风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篇文章放在面前,大家很容易就能够识别出哪些内容是干货,哪些是应付场面的口水话。在一贯表扬招商引资重大成就的媒体上,突然出现一篇提示外资风险的评论员文章,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个风险已经非常严重了,大家必须高度重视。
几乎与舆论同步,东垣公司的客户不约而同地打来电话或者发来传真,有些是提出自己此前购买的机床出现了不应有的故障,要求东垣公司进行维修或者赔偿,有些则是声称听到一些有关东垣机床质量问题的传言,要求东垣公司澄清并且做出未来的售后服务保证。
机床的销售当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有售后承诺的,比如一年之内免费维修、三年之内只收配件费等等。要实现这些承诺,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厂商在一年或者三年之内依然存在,如果厂商破产倒闭了,或者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了,客户上哪找人维修去?
常宁市工商局适时地上门来了,非常委婉地向李太宇表示,说工商局接到一些企业报警,声称自己购买的东垣机床存在质量问题,正在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检测,在此期间,他们担心东垣公司会如其他“少数”韩国企业那样逃离中国,所以请求工商局对东垣公司进行资产保全,至少要留下足以用来赔偿的资金。
李太宇真的气疯了。他来到常宁招商局,向当初帮助他在常宁投资的官员提出质问。官员们如过去一样对他礼待有加,反复强调常宁市的招商政策没有任何变化,外资企业应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依然有效。在说完这些场合话之后,官员们后面的话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他们表示,相信东垣公司不是媒体上报道过的那一类失信企业,东垣公司绝对不会出现抽逃资本的现象,李总的人品如真金一般经得起考验。
“是吧,李总?”
官员们最后这样向李太宇询问道。
“当然,那是肯定的呀!”李太宇讷讷地回答着,灰溜溜地回去了。
再往后的故事,就平淡无奇了。受到“泄密”的机二零检测报告的影响,东垣机床在业内彻底烂街了。何继安一开始还想努力去找几个订单,结果到了客户单位,一说自己是东垣机床公司的人,对方直接就端茶送客了。有些过去认识的朋友还话里带刺,说什么兄弟就是用来出卖的,何总到了外企,祸害祸害老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上门索赔的老客户也越来越多。有些客户购买的机床其实还没有出问题,但看到机二零的报告之后,也忍不住要找点毛病出来。一些负责设备采购的中层干部被领导训得像孙子一样,这口恶气自然是只能找东垣公司这个始作俑者来出的。
李太宇左支右绌,也无法弥补上财务的窟窿。他让财务拒绝向代工厂商支付代工费,结果人家就拿前期收到的材料抵债。一些要求赔偿损失的客户得不到回应,一纸诉状把东垣公司告上了法庭。一向磨磨蹭蹭的法院这一回行动速度极快,直接就封了东垣公司的车间,声称如果东垣公司无法拿出资金作出赔偿,法院就要强行拍卖这些资产用来抵债。
李太宇给自己认识的其他一些韩商打电话了解情况,得到的消息也极不乐观。有些韩商的经营还算正常,但另外一些则与李太宇遇到的情况大同小异。
韩国产品的品质当然也不会那么不堪,问题是前期大家宣传的调门太高了,愣是把自己的产品吹成了天顶星科技,让客户产生出了不应有的期望。如今,肥皂泡被吹炸了,那些出了高价购买韩国产品的客户岂是那么好说话的,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得来找找麻烦了。
这其中,唐子风前期让人做的宣传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经过大半年的宣传,很多人对韩国的印象已经不再是那样美好了,或多或少在心里都存了几分疑虑。如今再爆出韩资企业跑路的消息,与此前的报纸上写的内容两相对照,大多数人对韩国都快速地粉转黑了。
最终,李太宇两手空空地逃跑了,法院向他发了几轮传票之后,将东垣公司予以没收,并公开拍卖,拍卖所得被用于支付东垣公司的各项债务。井南省合岭市龙湖机械厂以150万的价格收购了东垣公司的厂房、设备和一部分收回的材料,这个价格比会计事务所做出的评估低了100多万元,原因是法院要求龙湖公司必须承担所有东垣机床的售后服务,直到售后服务期限结束。
“多好的设备啊,现在全归我了!”
走进东垣公司的厂房,看着满眼的进口机床,龙湖机械厂厂长赵兴根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这些机床都是李太宇从国外购置进来的,前后花了近300万元,除了少数韩国机床之外,大多数都是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机床强国的产品,远比龙湖机械厂现在使用的老式国产机床要强得多。
“赵总,你能够捡这么大一个便宜,可是多亏了韩总的指点,你可不能忘了。”王迎松跟在赵兴根的身边,恰到好处地提醒道。
“对对,多亏了韩总,韩总真是我老赵的贵人啊!”赵兴根连忙向走在自己另一侧的一位中年男子躬身道谢,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
这位中年男子,满面红光,气宇轩昂,穿着时下有钱人圈子里最流行的羊皮夹克,左手的袖口习惯性地提上去一截,露出腕子上锃亮的劳力士手表,却正是临一机销售部部长韩伟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认识他的人都改口称他为韩总,他对此也欣然受之。
当然了,有一个人是不称他韩总的,而是一口一个老韩,像是招呼一位门卫大叔一般。韩伟昌在此人面前丝毫不敢得瑟,如果此人啥时候叫他一句韩总,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得意,而是背心发凉,生怕自己上个月与人喝花酒的事情东窗事发了。
让韩伟昌如此敬畏的人,当然就是他的直接领导唐子风了。
这一刻,唐子风并不在韩伟昌的面前,所以韩伟昌还是可以端着点架子的。他矜持地一笑,说道:“赵总太客气了,我也就是顺水推舟,帮了赵总一点小忙而已,不必成天挂在嘴上。不过,有句话,我倒是想冒昧地跟赵总说说,也不知道赵总爱听不爱听。”
“爱听,爱听!”赵兴根答应得极其爽快,“韩总的话,我啥时候敢不听了。我还没机会认识韩总的时候,就对韩总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跟在赵兴根身后的弟弟赵兴旺撇了撇嘴,只有他知道赵兴根话里有话,而且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好话。三年前,临一机推出金属打包机,市场反响极好。龙湖机械厂看中这个产品,想模仿制造,结果却被报纸上据称是韩伟昌说的几个技术要点所误导,走了无数弯路,损失七八万。
等最终他们弄清楚了真相之后,兄弟俩的确是发出过对韩伟昌五体投地的感慨,但同时也发出了要把这厮剁了喂狗的誓言。
谁曾想,就是这样一个把他们兄弟坑得欲哭无泪的家伙,几个月前却在王迎松的陪同下,跑来给他们支招,让他们配合演戏。赵家兄弟带着半信半疑的想法,照着剧本出演,终于以一个让人惊喜的低价,把东垣公司的资产收入囊中。
到了这一步,过去的那点仇怨,赵家兄弟也不好意思再记在心上了。人家的确是刨了坑,可谁让他们自己愿意跳进去呢?面对着一个能够把自己带进坑里,又能带着自己把李太宇带进坑里的人,化敌为友无疑是最为理智的。
于是,韩伟昌就成了他们兄弟俩最亲密的朋友。
(https://www.xbxxs.com/novel/1Hbbf2A3DC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