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国骑砍 > 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练

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练

  辽东公孙氏发家于公孙度,此君赖同乡徐荣举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郡守。

  因早年在辽东担任郡吏,受郡中豪强、大户轻贱。

  公孙度遂诛灭豪强百余家,又接连攻伐、慑服夫余、高句丽,又西征乌桓,招抚流民积蓄实力,称雄辽东,时为东国雄主。

  可惜公孙度五十多岁死亡,其子公孙康更是凶猛,攻陷反复无状的高句丽都城,威压三韩,设立带方郡。

  不等公孙康施展拳脚,就英年早逝,壮年而亡,其二子年幼,就由弟弟公孙恭接替。

  公孙恭因患病做了截肢手术不能生育,身体健康也不好,所以不能像父兄那样对外积极拓展,是个守成之人。

  至如今,公孙康两个儿子渐渐年壮,公孙恭又无子,故辽东公孙氏随时都处于内乱的边缘。

  而魏国有任子制度,传承于汉,即任职两千石级别的官员满三年之期,就能使子弟一人担任郎官。公孙氏请降于曹魏,公孙度自然不会心疼自己两个年幼的侄儿。

  所以大侄儿公孙晃就在邺都做郎官,小侄儿公孙渊留在辽东。

  现在公孙度与司马师率领万余骑兵来到邺都……如果消息是真的,那辽东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司马懿也想知道为什么,明明把公孙度诓骗出去,可当他的先头部队抵达辽隧时,这里已然做好战争准备。

  好在辽东方面准备并不充足,辽隧守军不足万人。

  而司马懿幽云六镇是次第动员,分道行军,汇合于必经之处的辽隧。

  幽云六镇兵作战风格本就有抄掠习俗,有就食于敌的传统。

  面对辽隧这种天险,对严重依赖后勤、重步兵战术的中原体系来说是个难以攻克的天险。

  因为辽隧周边是大范围的沼泽,舟船无法运输粮秣,道路也不稳定,后勤转运十分困难。

  要攻下辽隧,就要源源不断的运输补给,这是国力的极大消耗;如果不攻下辽隧,那后勤补给线被辽隧卡住,其他军队也不敢越过辽隧向辽东腹地进击。

  这一切,特别是辽隧的天险……是针对于依托后勤的中原兵制和战术。

  可幽云六镇不一样,留一部分军队驻扎对峙,主力部队越过辽隧,去进攻、抄掠、破坏辽东腹地。

  见幽云六镇分兵,驻守辽隧的公孙渊哪里还敢困守孤城,否则辽东被破坏失去补给来源后,辽隧守军就只能在城墙里人吃人了。

  不得已,还未理顺辽东的公孙渊只能怀着极端愤怒,出城尝试正面作战,期望击败这支远道而来的汉胡糅合的部队。

  自然地,公孙渊的脑袋摆到了司马懿的面前。

  他详细检查公孙渊亲卫部队的马具,见双边马镫已经列装,只是马鞍还是旧式马鞍,这让他感到十分急促。

  这种军国利器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周围传播,而漠北之北的贫寒地带更生活着丁零这样耐苦寒的游牧部族;这些匈奴别部获得新式马具,革新骑军战术后,会带来怎样的变革?

  大鲜卑山之北,及原始森林中还生活着许多野蛮部族。

  整个辽东,正处于一种各方面蜕变的关键时刻,仿佛一个泥潭。

  若公孙度、公孙康父子各自能多活十几年,公孙康能活到现在的话,早就把辽东理顺,成为东方强国。

  正是因为他们的早亡,以及继任者公孙恭的无能和羁縻统治,使臣服公孙氏的高句丽、诸胡、朝鲜土著都获得了汉家冶铁技艺,和农业、纺织技艺。

  若是要立足辽东,今后就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等把诸胡、蛮夷、山林野人清理的差不多后……恐怕北府也完成了中原的休养,到时候就要面对北府的攻势。

  司马懿就静静坐在公孙渊脑袋前思索这个问题,到底是要把经营好的辽东献给新朝;还是带着人口、技术,去瀛洲博取一个超凡的机会?

  他低头看自己手掌,臂膀,自己身高八尺有余,臂膀强健有力,家中祖上也是世代戎旅。

  若猎杀妖魔,吞服妖魔血肉……未尝没有打回中原、一争雌雄的机会。

  再不济,也瀛洲之偏远,总不可能府兵还会死追不舍?

  自己不治理辽东,以辽东现在的形势,必然是高句丽势大;若扶植高句丽,使高句丽依托辽隧天险,对抗府兵给自己争取时间,似乎也是上策。

  如果高句丽不顶用呢?

  反复思索,确定未来具体目标后,司马懿开始书写奏疏《请迁辽土疏议》:“臣安国侯征夷大将军懿,自与襄平侯起兵勤王以来,又激励三军,以为后劲。惊闻襄平侯侄渊里通敌国,举兵以叛,众数万人。恐酿大祸,使国家首尾受敌,臣遂发急兵,五日行军千里,围克辽隧,不日可全定辽土。”

  “辽东水土肥沃,兼有东海盐利。西有辽隧天险,此安国家社稷之所也。”

  “今汉室老臣顾虑国家,恐我渔翁得利,故多方忍让,使陈公信跋扈无端,几欲篡国。国家若东迁辽土,外患消除,其国自乱。民众苦之,自盼新主如盼甘霖。”

  “昔年陈公信有言,乃‘得人失地,人地皆存;得地失人,人地借失’之语,伏望陛下明断。”

  这是一封上表邺都朝廷,请朝廷转呈给大魏皇帝陛下的奏疏。

  写完这一份,他又分别给曹丕、曹叡书写私信;以朋友的身份劝曹丕要给国家留一个复起的希望,也给曹氏宗族留一个退路。

  给曹叡也是以私人身份分析北府之强,劝曹叡早图后路,不如蛰伏辽东,以图今后。再不济,也能东国称孤,不必做那阶下之囚,强颜欢笑,惶恐不安。

  送到邺都的信……自然会被邺都方面拆封。

  作为老朋友,司马懿自然清楚孙资、刘放擅长模仿字迹;他们完全可以承上启下,篡改信件公文,代替曹丕向自己下令,也能代替自己向曹丕进言。

  有别于朝廷,司马懿与曹丕另有消息渠道。

  只是现在……更需要邺都朝廷的人力、物力。

  三封信发出,他才开始详细检验军功,对各军军吏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整。

  掌控军队,除了日常训练、赏赐树立恩情、威信外,其次就剩下三种:打胜仗、诛杀不受控制的军吏、扶植亲善自己的军吏。

  这四点他都做到了,一点点纠正、修改,自会强化对幽云六镇的统治。

  可还是不够,缺乏足够多的本土军吏、军士。

  这点缺陷,只能先存辽东进行补充了。

  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出现在司马懿脑海中,可以迅速解决目前的问题。

  效仿北府,反着施行汉僮体制。

  把避难辽东的汉人、土著汉人统统抓起来,贬为自己的奴隶、仆僮!

  有足够且强盛的本部、本族人口做支撑,幽云六镇里的各族吏士……自然是信服、服帖的。
 

(https://www.xbxxs.com/novel/4DCcEbKL1K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