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0章 无赖先师?
笔下文学小说推荐阅读:浮世慕长安、
活金、
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
万族入侵:我有一剑可破万法、
极道狼王、
忽如一夜祖宗来、
视频通武侠:开局盘点十大高手、
温柔深处是危情、
大明极品暴君、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压抑?”
赵祯疑惑,“朕怎么不觉得?”
寇季沉默了一下,摇头笑道:“那是因为官家一直处在压抑当中,从没有释放过。所以百姓们面对的拿点压抑,在你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赵祯点点头,好奇的看向了寇季,“朕也能像是百姓一样放肆一下吗?”
寇季缓缓摇头。
“官家放肆的结果就是浮尸百万,山河动荡……”
“那就算了……就让朕一直处在压抑中吧。”
赵祯目光再次落在了满城的红色海洋中,幽幽的感叹道:“朕削了絮儿的尊位,怕絮儿嫁的不够体面,如今见满城百姓皆为絮儿祝福,朕也就放心了……”
“官家,该回宫了,包驸马还等着给您这位皇兄叩首呢。”
陈琳出现在了赵祯身旁,小声的说了一句。
寇季对赵祯笑道:“臣也该动身去包府,等新人敬茶了。”
赵祯点点头,跟寇季一起下了皇城城墙。
寇季出了宫,赵祯赶往了延福宫。
延福宫内一片祥和,宫娥和宦官们皆穿着大红色的衣衫,喜气洋洋的站在宫殿两旁。
赵絮的长嫂,以及赵氏当家主母曹皇后,端坐在延福宫正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正在给宦官和宫娥们发喜钱。
赵祯到了以后,坐在了曹皇后身旁。
包拯用一根红绸牵着赵絮入了延福宫。
依照礼数,女子出嫁,理当有长兄或者幼弟背出绣楼,只是赵絮长兄的身份有点高,朝野上下还没人能伏在他的背上。
所以曹皇后从宗室内请了一位同辈的幼弟,背着赵絮出了寝宫。
二人依照礼数去见过了李太后、杜太妃以后,才赶到延福宫拜见赵祯和曹皇后。
虽说赵絮没办法依照公主的仪制出嫁,但是该走的礼仪一点儿也不能少。
所以二人到了延福宫,走了一套大礼仪,才挎马坐轿离开了皇宫。
赵祯一路送着赵絮离开了皇宫,有站在皇城头上,眼看着赵絮的花轿渐行渐远,一直消失在了视线中。
汴京城内很热闹。
百姓们似乎很喜欢一对新人,所以街道两旁恭贺的、讨喜的,多不胜数。
红纱如道,铺设在街道两策,将街道染成了红色。
一对新人在百姓簇拥下踏上了御街。
寇府管事拦在御街正中。
待到包拯临近以后,寇府管事将一封红皮帖子递给了包拯的傧相苏洵。
苏洵捧着红皮帖子,高声唱赞。
“今有赵氏长女絮嫁,义兄寇氏季,添玉璧一对、玉如意一对、玉马一对……”
苏洵洋洋洒洒足足念了半个时辰。
寇季身为赵絮义兄,拦街为赵絮添嫁妆,合乎情理。
寇季身家丰厚,所以出手阔绰,为赵絮添了足足价值上百万贯的嫁妆。
金玉器物,数不胜数,足足有六百多人抬着嫁妆。
包拯代替赵絮谢礼以后,寇府管事带着送嫁的队伍,汇入到了包拯迎亲的队伍。
一行人再次前行,行至御街中段,又有寇府管事拦在街中,添百万贯嫁妆。
行至御街后端,有寇府管家拦在街中,添三百万贯嫁妆。
自此,迎亲的队伍一瞬间突破了两千多人,围观的群众更是数不胜数。
赵祯为赵絮暗中添了三百万贯嫁妆,寇季在赵祯嫁妆的基础上,又给添了两百万贯。
赵絮真心称寇季一声义兄,寇季自然得诚心待之。
成千上万人簇拥着迎亲的队伍到了包府所在的街道,一瞬间将包府塞了个满满当当。
包府的仆人和寇府的仆人一边向百姓派发喜钱,一边迎接迎亲的队伍。
又有包拯的同窗故友出面招待宾客。
新人入了府,依照礼数叩拜了寇季夫妇,寇季夫妇作为长辈受了新人的礼,并且赐下了一些家财。
随后便是热热闹闹的吃大席。
流水的席面,敞开了让汴京城的人吃了足足七日。
待到流水席撤去以后,百姓们依然热议着包拯和赵絮的婚事。
在百姓们眼里,包拯和赵絮的婚礼是盛大的,虽然不及皇帝大婚那么隆重,但场面绝对不输给皇帝大婚的场面。
单凭那足足绕了汴京城好几圈的红纱,就足够让汴京城的百姓铭记于心。
汴京城的女子更是将包拯和赵絮的这一场婚礼,当成了一个典范。
“我出嫁的时候,场面一定要比絮儿姐姐大,汴京城上下左右都得铺上红纱才行。”
寇卉十分认真的在向寇季讲述自己以后成婚时候的排场。
说话间,还用双手比划了一下。
向嫣赞同的点着头道:“妾身成亲的时候都没想过用红纱围城,如今看到了絮儿成婚的场面,妾身才知道什么叫做大排场。
咱们就卉儿一个闺女,等卉儿成婚的时候,一定得大操大办,场面不能小。
妾身觉得,不仅得用红纱围城,还得布十里桃花。”
寇季放下了手里的书卷,瞥了一眼妻女,没好气的道:“你们以为汴京城是家产啊?你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你信不信你将红纱刚挂上去,五城兵马司的人就能给你扯了?
开封府的人会堵在门上哭闹。
监察司的人会将奏本塞满政事院。”
向嫣毫不客气的道:“汴京城虽然不是咱们家的,可却是赵家的,妾身去找赵家当家主母做主,她一定会应允此事。”
寇季翻了个白眼,“行了吧。炫富又不是什么好事,不仅遭人恨,还容易留下话柄。再说了,卉儿连个心上人都没有,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寇卉闻言,赌气的道:“我现在就去找一个……”
寇季淡然一笑,“你随便找,只要你能找出一个敢娶你的,我就敢答应。”
寇卉哼了一声,气咻咻的离开了寇季的书房。
向嫣则听出了寇季的画外音,她盯着寇季疑问道:“官家还是不死心?”
寇季拿起了手里的书卷,一边看书,一边淡淡的道:“官家若是死心了,求娶卉儿的人能从府门口排到汴京城外面去。”
向嫣沉吟着道:“妾身还以为是卉儿过于骄横,以至于没人敢娶。没想到是官家在上面压着。”
寇季撇着嘴道:“我寇季的闺女骄横点又如何?”
向嫣展颜一笑,“那倒也是,依你的身份,闺女就算是个混世魔王,也有人娶。”
寇季翻着书卷没有言语。
向嫣迟疑着道:“卉儿如今也不小了,该谈婚论嫁了。”
寇季目光从书卷上挪开,瞥了向嫣一眼道:“过两年再说……”
向嫣还要开口,见寇季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就知道寇季心意已决,也就不再继续提此事。
寇季淡淡的道:“今日是絮儿归宁的日子,一会儿从宫里出来,恐怕会到府上来,你让府上的人准备准备,不要失了礼数。”
向嫣应允了一声,下去操办。
寇季继续窝在书房里看书。
自从朝廷推行了三权分立以后,议事堂的政务就减少了许多。
赵祯一个人就能处理得过来。
寇季也不用那么操劳。
更主要的是,寇季不喜欢在宫里办差。
所以就十分干脆的将政务全甩给了赵祯。
自己当起了一个位高权重的闲散人。
每日里在府上看看书、看看大宋书报,顺便教授一下学生,翻译一下大食书籍。
包拯带着赵絮从宫里出来以后,就到了寇季府上。
一入书房,见寇季在翻译大食书籍,就急忙凑了上来。
“先生……”
“嗯?!”
“兄长……”
“嗯!”
“兄长真的打算将所有的大食书籍翻译完?”
包拯顺手帮寇季沏了一壶茶,坐到了寇季身边,低声问道。
寇季放下了手里的大食书籍,看向了包拯道:“你们如今一个个身居要职,我总不可能让你们抛下政务,帮我翻译大食书籍吧?
所以我只能自己来。”
包拯沉声道:“那些大食书籍的数量可不小。我们数百人翻译了三四年,也不过翻译了千分之一罢了。
您一个人翻译,翻译到何时去?
听闻黑汗国的汗王格格巫正在大食帮您搜寻剩余的书籍,据说那些书籍的数量,不比您手里的那些少,您一个人翻译的过来?”
寇季笑着道:“别人上千年的智慧,我们自然需要花费时间,花费精力来消化。若是因为怕耗费时间而放弃,那岂不是在看着明珠蒙尘?”
包拯思量着道:“先生为何不大肆征集动得大食文的人,一起翻阅书籍。”
寇季认真的道:“不同行业的人,对待不同行业的书籍,态度就不同。一些商贾方面的书籍,在你们这些人眼里,不值一提。
一些刑律方面的书籍,在你眼里如同珍宝,在商贾眼里却不值一提。
所以不同的人对待大食文的态度不同。
若是让不精通商贾之道的人去翻译商贾之道的书籍,很难将其完整的翻译过来。
你翻译过大食的书籍,你也清楚,往往一个字的意思出了差错,整句话的意思都会出现偏差。
此前我们翻译大食医术的时候,就因为我们不懂医术,所以翻译出的书籍有许多偏差。
法医馆的人为了补全那些偏差,治死了足足百人。
所以我想在百行百业都挑选一些人学习大食文,然后让他们去翻译跟他们相关的书籍。”
包拯沉吟道:“以先生的地位,挑选一些人学习大食文还不容易?”
寇季直言道:“选出的人不仅要学习大食文,更重要的是要对天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要有一定的学问。”
包拯一愣,仔细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以后,开口道:“先生是怕选出的那些人涉世未深,对天地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被大食书籍中的一些教派书籍所影响?”
寇季点头。
“黑汗王格格巫此前进入到我大宋,准备在我大宋传教,但是被我挡在了门外。若是我大宋人在翻译大食书籍的过程中,被其教义所影响,在我大宋大肆宣扬,那我就成了一个笑话了。”
包拯并没有询问寇季为何将格格巫传承的宗教挡在了大宋之外,他盯着寇季道:“大食人只是将那些教派的书籍夹杂在其他书籍中,并没有将那些教派传扬的内容写在其他书籍中。
所以先生只要派人分门别类,就能解决此事。”
寇季感叹道:“不只是教派,还有一些大食书籍中的学问,太过匪夷所思,一般人很难接受。”
包拯感慨道:“那就只能从小培养了。”
寇季点点头,伸手从书桌上拿了一本书,递给了包拯。
包拯略微扫了一眼后,“刑律方面的书?”
寇季点头道:“你成婚以后,官家准你休沐三个月,三个月时间,刚好著书。三个月后,以你的名义将此事传扬出去。”
包拯脸色一变,“剽窃他人所作,非君子所为。”
寇季翻了个白眼,“书里面的东西并不是一个人所作,乃是法医馆的人,结合了自己解剖尸体多年的经验,以及大食学问中的一些解剖知识,便转成了一册书。
他们不愿意署名,只希望此书能够传扬出去,能让许多人免遭牢狱之灾。
我仔细看过,里面的东西很齐全,各种凶杀案的尸骸特征应有尽有。
但是东西过于呆板,不好传扬,更不便于学习。
所以我想让你将此前在刑部查阅的那些旧案补入其中,填满其骨肉。
让其传扬出去。”
包拯听到此话,脸色好看了不少,他郑重的道:“为民谋福的事情,学生义不容辞。但是让学生剽窃他人所作,当成自己的东西,学生坚决不会做。”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你要是愿意,可以将法医馆里的那些人列入其中。”
包拯拿着书,抱拳道:“义不容辞。”
寇季点点头,不再说此事。
他盯着包拯笑道:“婚后的生活可美满?”
包拯脸颊一红。
寇季笑呵呵的指了指包拯。
包拯也跟着笑了一声。
二人坐在一起闲聊了许久,到了傍晚的时候吃了点便饭,寇季派人将包拯夫妇送回了包府。
此后。
一切如同往常。
只是朝中重臣在忙碌之余,似乎迷上了著书。
钦天监监正参悟古人孤本,悟出了一套天文理论,著了一本天文学方面的书籍。
资事院大院事范仲淹,监管朝廷钱财之余,著作了一本《钱论》。
欧阳修、文彦博、苏洵等人,相继都有著作问世。
著作影响最大的还是包拯。
刑法司司使包拯,迷上了刑律和解剖,经常钻在法医馆里跟法医馆的博士们交流,最终经过三个月,和法医馆的博士们共同铸出了一部书。
请寇季题名,寇季大笔一挥,写下了《洗冤录》三个字。
赵祯审阅过以后,立马命令朝廷的印刷作坊,将其刊印了数万本,发放到了各地的刑律衙门,供给各地刑律衙门的官吏们学习。
并且限期学习,两年以后会有法医馆的博士们上门考校。
一时间各地刑律衙门哀嚎一片。
有人忧愁,有人自然欢喜。
包拯和法医馆的博士们著书有功,赵祯酌情赏赐了他们官职和钱财。
并且大笔一挥,将法医馆定名为天圣法医馆,晋为国学。
法医馆内部被分割成了医术馆和洗冤馆。
并且准其开馆授徒。
天圣法医馆也成了应天书院和文昌学馆以后,第三个被晋升为国学的学馆。
随后,朝廷对太学和国子监做了切割。
太学和国子监被清除出了朝堂。
太学被定名为太一学宫,定为国学。
国子监被定名为国子书院,定为国学。
太一学宫、国子书院、应天书院、文昌学馆、天圣法医馆,五大学府,被定为国学,受朝廷资助,山长由朝廷任命,但不得干涉朝政。
五大学府当中的先生们,不立官,不赏职,皆是平民之身。
五大国学确立以后,跟应天书院齐名的崇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相继被晋升为国学。
山长由朝廷派人出任。
朝廷派人出任几大国学的山长,算是取缔了几大书院中一些家传的陋习。
正式的将其纳入到了朝廷的教育体系。
对此几大书院的人奋起反抗,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但是无一例外,均被掌管着大宋教育的教化部主官贾昌朝给镇压。
一些人迫于朝廷的威势,向朝廷低头。
一些强硬的人抛下了学馆,准备去别处创里新的学馆。
但当朝廷方出了要立三十六座国学,且不入国学,不得参加科举的风声传出去以后。
几乎九成九的学馆先生都服软了。
他们就像是一块块砖石,任由朝廷来回搬动。
就在全天下人都在为朝廷教化事业一日三惊的时候。
苏洵匆匆跑到了竹院,怨念深深的盯着寇季。
“你不帮着大院事理事,怎么有闲暇到我府上来了?”
寇季提笔在一本书籍雪白的封皮上写下了苏景先著四个字,笑着询问苏洵。
苏洵苦着脸道:“先生,咱们能收敛一下吗?”
寇季瞥着苏洵,疑问道:“我已经好几个月没上朝了,你还让我收敛,我还能收敛到哪儿去?”
苏洵没好气的道:“学生说的不是这个。”
寇季疑问道:“那是那个?”
苏洵沉声道:“十三本了!从您找上学生,到如今,学生署名和没署名的书,已经著了十三本了!”
寇季笑着道:“帮你扬名立万,不好吗?”
苏洵苦着脸道:“我又不是神仙,短短几个月,怎么可能写出那么多书?最关键的是,学生和包拯共同署名的那本《桃花源》传到了蜀中以后,被我爹瞧见。
我爹还来信问我,什么时候变成了大儒了,居然能写出如此深奥的东西。”
寇季不以为然的道:“你处理政务之余,闷头苦读,自然会有所收获。深奥一点也属于平常。”
苏洵咬着牙道:“若是学生自己,学生也就认了。有事弟子服其劳,谁让学生是您的学生呢。
但景先才九岁,就著出了三本书了,算上您刚刚写名字的这本,已经四本了,是不是太夸张了?
还有小儿苏轼,不到六岁,就著出了一本书,简直骇人听闻。
您折腾学生,学生认了,您能不能放过小儿。”
寇季瞥了苏洵一眼,义正言辞的道:“你刚也说了,有事弟子服其劳,你是我学生,难道景先和苏轼就不是我学生了?
我寇季的学生,自然与众不同。
三岁识字,四岁吟诗,五岁出口成篇,六岁著一本书也很寻常嘛。”
苏洵张嘴要反驳,就听寇季又道:“再说了,苏轼神童之名,又不是我出去炫耀的,是他自己出去炫耀的,你还时不时拉着自己儿子出去跟别人的儿子比较。
以至于苏轼六岁之龄,就已经闻名汴京城。
他的名声,是你铸就的。
我只不过是借着他名声让他出一本书而已。”
苏洵被寇季说的哑口无言。
寇季瞥着苏洵继续道:“你也不用想太多,大家都在著书,你儿子著一两本,没人会在意。”
说话间,寇季又拿出了一本书,随手在上面挥毫,写下了‘寇准’二字,然后在苏洵惊愕的眼神中,一脸淡然的道:“你看看,我祖父都著了三十六本了。”
苏洵强压下心头的惊愕,盯着寇季沉声道:“没人会信的。”
寇季笑着道:“别人信不信我不在乎。只要买书的人发现里面的学问是真的,并却学了里面的学问,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旨在传播学问,而非扬名立万。”
苏洵咬牙道:“此事若是被载入史册,会被人笑话的。”
寇季失笑道:“学了我传授的学问,还笑话我?你觉得可能吗?就算后世子孙对我传播的学问存在疑虑,只要他们学了我的学问,就是我的门徒。
他们不仅不能笑话我、辱骂我,还得用冷猪头将我供起来,称呼我一声先师。”
苏洵道:“如此行径,非君子所为。”
寇季哈哈大笑,“朝堂上哪里有什么君子?若是有人以为朝堂上有君子,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蠢蛋。”
大笑过后,寇季又拿出两本书,塞给了苏洵,脸上充满了欣慰的神色。
(https://www.xbxxs.com/novel/4U35U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