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雄霸三国 > 第213章 布局

第213章 布局

第213章 布局

又是一日后已到月底,魏越离开承德园六天后才能抽身回一趟家。

不是他不想回,而是雒阳的宵禁实在是森严,下班后去了一个地方几乎就只能在这个地方宿夜,然后第二天继续回太尉府上班。

在与黄琬重新交流看法后,魏越才算完成了应酬,只是与袁绍的会面宣告破灭。

承德园中,魏越回来时在书房见蔡琰提笔默写文章,文章内容多是蔡邕的藏书内容,因蔡琰博闻强记多已背诵下来,即便段落有所遗忘,也能根据前后文意推测出来。

蔡琰的这种天赋,是蔡邕、顾雍、魏越所没有并羡慕的天赋。

对蔡琰的天赋,蔡邕则有着深深地遗憾,若蔡琰生成男儿身,足以继承、并发扬蔡邕的一切。

书房外,魏越双脚泡在热水中,身旁已堆了一叠名刺和拜帖,有的拜帖是贫寒士子所用的竹片载体,相对富裕一点的用纸,不缺钱的那类人用的则是绢帛。

杜氏跪坐在魏越身前搓着魏越脚掌,低声讲述:“北军曲将河内韩浩韩元嗣每日傍晚都来登门,韩元嗣之余,共君等一众主人旧部皆来拜访,只有北军之中供职的屯将河东徐晃徐公明未曾来拜。”

“哦?奇怪,公明与元嗣性情相投,怎会分道扬镳做出迥异行为?”

魏越拿起厚厚的一叠名刺迅速翻阅,果然没看到徐晃的,倒是看到了徐晃的老乡河东杨县豪强杨奉,杨奉如今也在北军中,不过并非军职,而是军吏。

没看到徐晃的名刺,让魏越心绪烦乱,一把放下名刺问:“韩元嗣登门勤快必有要事,可曾透漏口风?”

杜氏微微摇头:“妾身不问外事,韩元嗣有意开口,而妾身不曾听闻。”

魏越点头:“既然元嗣每日傍晚都来,今日来了直引到客房,以上客待之。”

杜氏颔首:“妾身明白,这就吩咐下去。”

“嗯,再备一瓮温酒,今夜我与元嗣秉烛夜谈,要商议大事。”

杜氏欠身离去,一名杜氏蓄养在家的少女红着脸上前接替杜氏搓洗魏越双脚,柔柔嫩嫩的双手使不上力气,魏越也就由她折腾去了,细细翻阅名刺与拜帖,不少认识彼此有瓜葛的,不认识却有间接瓜葛的,还有慕名而来的,魏越简略分类,这些都是他明后两天假期内要接待的宾客。

大致将名刺分类后,洗脚水也凉了,魏越拿着袁基的请帖来了书房,点燃了一根檀香。

蔡琰这时候揉着自己发酸的右手腕,抬头看魏越笑道:“京中应酬之多,阿越分身无术?”

“嗯,根基初立,要顾及的规矩自然多一些,也要给各处前辈一些颜面,不好过分。”

坐在蔡琰身侧,魏越将袁基的白绢请帖递给蔡琰:“侍中安国亭侯袁基所发请帖,昭姬看看。”

蔡琰铺展白绢细细研读,不出乎预料,音色清冷不带感情:“阿越与袁本初强争意气,已成京中热议。今,袁氏焦虑,有意缓和此事。”

“那就回绝了吧,如今架在火上烤的是袁本初,不是我魏扬祖。我那丈人言辞之间虽有小惩,却不甚在意,依我看若大大落了袁氏面皮,我这丈人只会暗暗欣喜。”

魏越稍稍转身,头枕在蔡琰腿上,从下往上看着蔡琰下巴、口鼻轮廓实在是说不上漂亮,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人是漂亮的,看着心绪安宁,魏越声腔懒懒:“袁本初势头高涨,大将军府内王谦身为长史也压不住,这才借我之手摆袁本初一道,想看看袁本初窘迫。只是任谁都没想到,我从头至尾不曾正眼看袁本初,以袁本初傲气,又怎会对我和颜悦色?呵呵,结果在座四府掾属,多认为袁本初器量不足嫉恨于我,想来袁本初如今说破嘴也说不明白这件事情。”

听到这里蔡琰轻呼一口气:“既然阿越心中有备,那便好。此前得悉此事,就担心是袁本初及四府掾属故意设局为难阿越。既然是阿越为难人,那阿越也考虑了其中利害,不知如今该如何收场?”

她说着拿起白绢在魏越面前晃了晃,意思就是借势下台为好,不要再让袁氏难堪了,反正闹到最后对魏越又没多大好处。再说眼前魏越与袁绍相争,已达成了炒作自己‘脾气’的目的,再闹下去真没意义。

“与袁本初之争,不伤彼此根本,终究不过是小事。”

“而我如今所虑,却在生死祸福。”

第213章 布局

“昭姬,你说若黄贞姬意外病逝,我那丈人可容得下我?”

蔡琰的双眸睁得圆溜溜,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复魏越,答案必然是消极的。

“孔融女嫁羊衜,因何而死?说来可笑,生病无钱医而已,羊续为养清名坐视儿媳病亡,至今孔融不与羊氏往来,两家已成世仇。”

魏越语气幽幽:“黄贞姬若在,一切安稳,那依旧是我的好丈人,是蔡师、昭姬为我寻的大靠山。可黄贞姬意外病逝,那最先容不得我存世的,便是他黄琬黄子琰。知我才器者,先后不过蔡师、韩公、卢植与黄琬、张举而已。黄氏后继无人,我又知其根底,这就是死因所在呀!”

“阿越……黄公怎会如此狠辣?”

“是,黄贞姬若存,黄公自会对我百般好,犹如亲子。可黄贞姬若早逝,那么一切皆休。”

“哪怕他明知道黄贞姬身死另有真凶,可还是会对我痛下杀手。原因就在于黄氏后继无人,不敢与人争斗,为避免身死族灭,为保他日子孙能复起,那么必然杀我已绝心患。断绝他的心患,断绝害黄贞姬真凶心患。”

魏越说着轻叹一声:“昭姬,我只求能自保。原来,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强。”

稍稍不久后韩浩如期登门来访,魏越稍稍收敛情绪后去客房找韩浩。

北军、羽林、虎贲、南宫卫士、北宫卫士这些禁军之中,中低级军官多以寒门为主。豪强、名门子弟想要去军中历练,多是镀一层金就走,无法长久扎根。这是皇帝、宦官有意、无意设置障碍所使然,也有高门子弟好高骛远不喜欢在基层吃苦的因素。

故而禁军之中,名义上的长官如校尉、执金吾、卫尉什么的都是大族兼任,而中低级军官,以及各门司马、门侯却都是寒门。这些寒门想不想升官?想得发疯,可升不上去,因为军队上层职务已经落到了高门子弟手中,而且一个个跑马灯一样的接替、循环占据高位,根本不给寒门军官一个上升的机会。

因而,禁军体系中掌握实权的始终是寒门,为了升官这些寒门军官一批批的选择了各种各样的途径,有的巴结宦官,有的攀附名门,也有的如孙坚那样十年时间历任三县县丞攒下了一股庞大班底,成了类似雇佣军官团队的存在。

一代代的寒门军官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后来者讲述着成败,几乎只有投靠宦官的军官才能坐稳位置,也只有如此做的军官才能获得相对的公平,有升官的机会;至于那些投靠名门高第的军官,要么被清扫出局,要么很难晋升。

到了今天这个时候,禁军之中的中下级军官普遍抵触高门子弟,因为高门子弟的存在严重挤压了他们升官渠道,并极大的干扰了基本的升赏公平环境。

这也是刘表这个北军中侯至今一事无成的原因,现在组建北军所抽调的军官多是被排挤过来郁郁不得志的,他们都是从平黄巾之战征战至今的老练军官。之所以被排挤,要么是败给更优秀的同僚,要么干脆是升调机会被世家子弟所夺取。

如魏越那样将自己的心腹军官一口气安排到北军历练的事情几乎没有,而魏越的举动解释为流放、考验这批军官也是说得通的。

这些军官起初依附他,除了人格魅力、意气相投外,更大的原因还不是魏越手中握着的升官渠道?

可魏越手里的升官渠道也是有限的,太史慈的离去就在于察觉这条渠道过于拥挤,可架不住魏越示好,所以太史慈才决定辞官后回呼延部继续精修骑射,等待后续的升官渠道。

因为手中渠道有限,那将这些机会给什么人,这就成了大问题。

韩浩、共昭几乎是拿稳了上升名额,其他军官就不一定了,所以北军历练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考核。这段时间里继续保持向心力、忠诚的军官,才是心腹,应该得到魏越手中资源的倾斜。

韩浩这批军官如此看,黄琬、张举这批人也是这么判断魏越用意的,毕竟只有魏越才清楚雒都政变时禁军的控制权有多么的重要!

他本不想提前动这批人,可贾诩那席话说的他冷汗直流,他不得不做一些预防手段。

短时间内黄贞姬应该是安全的,可自知自家事,魏越总觉得这一环节会出问题,毕竟有自己做桥接,黄琬和蔡邕的组合威慑力十足。万一这一环节出问题,那么怎么保住性命和影响力?

首先手中要有一支执行力极高的力量,具有掀桌子的底气后,才能维持表面的和平;其次要把身边的风险因素控制起来,避免事变时这类风险因素从身边发作,让自己稀里糊涂上路。

这两点都与这批军官有关系,还与已完成重装化编训的虎步营有关系,魏越准备从黄奎手里截走虎步营,并将鞠义从黄氏影响力中拉到自己名下。

如何安排,都需要从韩浩、共昭这里入手,同时赵风那边的线也可以动一下了,赵风在北军中熬资历,那么把他弟弟留在身边锻炼也就不存在问题了。

有典韦和赵云在身侧,如果这种情况下还被人暗杀成功,那死了也活该。

 

(https://www.xbxxs.com/novel/8dLJ3E7CEM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