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洋探索的开始
笔下文学小说推荐阅读:浮世慕长安、
活金、
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
万族入侵:我有一剑可破万法、
极道狼王、
忽如一夜祖宗来、
视频通武侠:开局盘点十大高手、
温柔深处是危情、
大明极品暴君、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第八章
西洋探索的开始
不过南洋本地的消费,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主要的。
是的,南洋本地一直是中国商品销售地,但是南洋之所以重要,并不是他们消费了多少,而是通过南洋,将大量商品西去。
印度,波斯湾,甚至更远的威尼斯,等等等,这些地方,才是大明这么多商品的最终归属。
之前数年,朝廷对南洋用兵,之后又有几十万人跟随藩王来到了南洋。
这都占据了大量的运力。
大明商人商品运输量被压缩了。
但是这几年,不仅仅官府在造船,大明很多商人也在造船,他们想填补南洋回回商人的空间。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
大明出口到南洋的商品,比征伐南洋之前还要少。
这种预期反馈到大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冼景虽然不知道经济危机这个名词,但是这个后果,他却是明白的。
诚然,现在的大明并不是后世的中国,对于大明的商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海外的市场,而是国内的市场。
海外的市场虽然利润高,但是风险大。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最重要的。
但是大明内部情况也不是太妙的。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商税的推行。
丘浚在这几年之内,已经将商税改革大体完成了。
总体上来说,盐,布匹,丝绸,金,银,铜,铁,锡,煤,糖,马,茶,等十几样大宗商品,每年总共给朝廷提高了四千多万两的赋税,再加上重新清丈过,并将藩王的土地重新调配之后,大明耕地面积又多了不少。
大明田税也有向三千万两进逼趋势,再加上海关税,还有其他杂项收入,大明朝廷几乎每年有八千万两上下的收入。
如此一来,大明财政收入提高,让大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提高官员俸禄,比如启动对淮河流域的治理,比如将藩王南迁,比如铁路的修建,比如驰道的修建,等等等。
但是这么大一笔钱,其实也给大明商人很大负担。
大明虽然将胥吏改为吏员,将大明政府贪污的程度降低了很多。但是并不是说,商人在税收之外,就没有其他开支。
到一地拜码头,这是黑道上的支出,至于给官员一点好处,这也是有的。
所以商人的负担很重。
当然了,这些商人负担很重。朱祁镇或许知道一点,但并不是太在意。
无他,大明商人负担重,有大明农民的负担重吗?
朱祁镇虽然大力发展工商业,但是根本不能动摇,那就是以农为本。这个以农为本,并不是以农业为本,而是以农民为本。
毕竟大明百分之九十五的百姓,都是农民。这才是大明的根基所在。
朱祁镇一系列政策,很明显减轻农民的负担,将压力放在商人身上。只是朱祁镇也没有想让商人大规模破产。
只是很多情况都是很滞后的。
朱祁镇又不经商,对第一线商业情报并不是太敏感。
但是冼景却不一样,他有一种预感,如果南洋是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一代在南洋下了重注的士绅或许承受不起这个损失。
只是有些情况,仅仅是猜测而已。
冼景却不敢将这些话对太子说,仅仅是将商道不通,货物淤积的情况告诉了太子。
太子听了,说道:“你觉得该怎么办?要孤怎么出手?”
冼景说道:“臣以为当征西洋。最少大明在天竺一带有一两个落脚点。”
虽然暂时来说,大明在南洋还没有得到商业上的好处,但是冼景却很清楚,不出五年,随着各地藩王站稳脚跟,南方移民大规模涌入,南洋一带迟早要比之前要繁华多了。
这对商业也是的大有好处的。
所以冼景对这个模式是很赞同的。
不过,太子却不这样想。
太子听了,立即想起了朱祁镇写给了他的几封密旨。让他感觉头大之极。
无他,大明藩王有将近三十个。即便不算已经封好的,伊王,瀛王,藏王,也有二十多个藩王需要安置。
大明而今在南洋占据的也不过是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或许再有吕宋岛。至于爪哇岛向东的那些岛屿,包括香料群岛在内。而今人烟都很少,连移民的基础都没有。
要知道大明移民到了南洋,在有土著聚居的地方,还好一点,最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有一点的。
即便如此,染上疫病的情况,也是很多。
如果在那些还没有开荒的热带岛屿,让他们在哪里定居,这不是移民,这是要人的命。
将二十多个藩王分到这些地方,即便仅仅给这些藩王一城一县之地,也不是太够的。
其实朱祁镇已经暗示,让太子向西进取了。
但是太子心中想得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回京,回京,回京。他才不想再次掀起一场战争。
数日天竺一盘散沙,但是开战容易,收尾就难了。
太子才不愿意做这一件事情。
他想起刚刚刘大夏给他说的话,他说道:“大军不可轻动,这样吧,我让汪直从军中挑些人手,加入商队之中,陪你的人走一趟西洋,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即便是动兵,也要有的放矢。”
冼景大喜过望,他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他对太子的心思,也能揣摩出来几分,他知道他提出的这个要求,被否定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冼景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万万没有想到,太子居然松了一个口子。
汪直可是太子第一爱将,能征善战之名,早就传遍了南洋。更是太子身边汪妃的弟弟,皇亲国戚。
让汪直去西洋,岂能不配精兵强将?
对于西洋的情况,冼景也不是毫不知情的,其实中国早就有商人到了印度,乃至于阿拉伯。
只是大明商队想在这里大规模交易,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要能让军队护送商队到天竺,冼景就有办法打开局面。
毕竟商业上的问题,可以用钱了解决,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会不爱钱,但是用钱的前提,是能平等的站在对方面前。
而今这个时代,大海之上,根本没有什么法度可言,刀枪火炮,就是一切法律。
每一个进入某片海域的新人,都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方才有入场券。当当地人发现抢劫你,比与你做买卖更容易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决断。
要知道,即便是郑和船队这么大的规模,也经过几次小战,才让西洋人知道,大明的船,不仅仅是大。
有了汪直加入,或许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能打开一道缝隙。
只是冼景并不知道太子的想法。
太子派汪直去,正是因为汪直是他的心腹。他要汪直带过去的,绝对不是大明的经制之兵,对外可以说,哪里有大明经制是师为商人护航的?
但是私下里,太子需要的是一支能完完全全听他命令的,太子私军。
在南洋训练的话,北京有太多的眼线,即便太子能够节制锦衣卫南洋千户所,但是太子并不会相信,他能知道大明锦衣卫在南洋的全部暗桩。
但是在西洋就不一样了。他就不相信了。
北京对西洋的情况,能够一清二楚。这一支军队人数不用太多,一两千就行了。因为关键时候,真正要用的也不过一两千就够了。
毕竟这支军队不会是用来打仗的。
唐太宗在玄武门,也没有用多少人。
(https://www.xbxxs.com/novel/BC9C2KIc3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