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朋党论
笔下文学小说推荐阅读:浮世慕长安、
活金、
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
万族入侵:我有一剑可破万法、
极道狼王、
忽如一夜祖宗来、
视频通武侠:开局盘点十大高手、
温柔深处是危情、
大明极品暴君、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第一首诗气势磅礴,很容易引起共鸣,再加上收服山河的豪言壮语,让人不由心生神往。
第二首诗,虽然没有第一首诗的气势,但是胜在感情更为的细腻,同样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诗文。
所以苏毅对于后面写的这首诗,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检查无误之后,苏毅便将这首诗摘录在了试卷上面。
“呼!”。
他长出了一口气,诗赋卷可不简单啊,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猜测到圣人的想法,
估计很多人都会陷入文字陷阱之中吧?
若是如此,想要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成绩或许会比较困难。
苏毅微微沉思着,不知道问道社的这些成员,对诗赋卷的理解怎么样。
希望他们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苏毅随即便耐心等待着考试时间结束,这个过程之中,他一直都在闭目养神,这也算是苏毅的习惯了,他对于自己的做答,一向都是比较信任的,检查无误之后,没有什么事情了,反复检查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不如闭目养神,养足了精神,好迎接下一场考试。
下午的考试可是经义卷。
经义卷主要是从四书五经之中出题,想要拿分不难,但是想要拿高分,比较困难。
午时一到,便响起了钟声。
苏毅睁开眼睛,又仔细检查了一下试卷,内容,确认无误之后,便也放下心来了,一刻钟之后,贡院的衙役开始收取试卷封存。
交上了试卷之后,有一个时辰的活动时间,吃饭,休息,接着便是下午的经义卷考试了。
贡院内是严禁喧哗的。
就算如厕,一个个都默不作声,也不能交流,有衙役专门管着这方面的内容,若是私底下交流的话,很可能会受到重罚。
规矩大家都是懂得,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进行交流了。
中午的时候,苏毅吃了一些干粮,喝了一些水,小憩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还不到丑时,因为没有听到钟声,但估计着时间也差不多快要到了。
苏毅开始整理东西,摆放好笔墨纸砚草稿纸之后,钟声便响起来了。
丑时到了。
一刻钟之后,经义卷的试卷便发下来了,苏毅填写好了自己的信息,便开始审阅经义卷。
经义卷的题目如此写道: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看到这段话之后,苏毅微微沉思起来。
这是《孟子》之中的经典文章《鱼我所欲也》之中记载的话。
苏毅的义之文胆就是根据《鱼我所欲也》凝练而成,所以对于这篇文章,苏毅都是极其熟悉的,也是苏毅领悟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
经义,本身有点类似于苏毅前世语文之中的读后感,给你一段话,通过对这段话的理解,引申出来更深层次的一些观点。
理解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主要是通过这段话,引申出来的一些观点,是不是能够打动人心,这才是比较难得一点。
苏毅微微沉吟了一番,随即开始在草稿纸上写到:
古之贤者,皆得尚品,是为清白而证,粉碎碎骨无惧也……
这篇经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字左右,其中有不少苏毅自己的观点,他的这些观点,主要是从人性上,品质上来阐述了自己对舍生取义的看法,写的殷切诚恳,直击人心,特别是,还引用了圣人丘山子的事例,当年孔孟二圣先后陨落之后,人族实力大损,妖魔蛮族觉得这是铲除文庙,奴役人族的大好机会,便组成了同盟,直接朝着曲阜文庙的方向进发。
亚圣丘山子在玄天城讲学,妖魔蛮族大军压境,他坐镇玄天城,誓死抵挡妖魔蛮族大军,很多人劝丘山子离开,但是丘山子没有离开,因为一旦被妖魔蛮族大军跨过玄天城这个重要要塞之后,将能够长驱直入人族国境之内,到时候,必将有无数人族惨遭屠戮,所以丘山子根本没有退后的意思,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大战到底多么的惨烈。
玄天城被攻陷之后,丘山子遭到了妖族妖帝,魔族魔帝以及蛮族蛮帝的围攻,他一人独战数位逆天人物,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终不敌几位逆天强者,临死之前,选择自爆,这一次率队前来的妖帝,魔帝,蛮帝,没有想到丘山子竟然是如此决绝之人,他们想要快速的躲避,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被自爆的余波波及,全部都死在了自爆之中。
就这样,丘山子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拉着三位妖魔蛮族的大帝一起下了地狱。
妖魔蛮族三位大帝陨落,对于妖魔蛮族这边造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更何况,妖魔蛮族发现,人族的圣人实在是太狠了,一旦自爆,连轮回都入不了,也没有办法尸解转世,这是要彻底绝了自己的后路啊。
人族的圣人,若都如此,谁能吃得消啊,与人族这样厮杀下去,妖魔蛮族哪怕镇压了人族,到时候,妖魔蛮族的损失估计也是无法想象的吧?
基于这种想法,妖魔蛮族高层对于全面攻打人族这个决议,产生了动摇,一些高层认为,还是应该慢慢蚕食人族才是最好的选择,一下子攻打下来,势必会遭到巨大的反弹,但也有高层想要一鼓作气,拿下人族诸多领地,这样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很多事情。
只是,由于妖魔蛮族三大妖帝的陨落,他们这边就算要再次发动攻击,也需要时间调动军队以及协商谁来主持大局。
而人族显然不会再给妖魔蛮族这么好的机会,丘山子为人族争夺来了宝贝的时间,让人族的军队,快速开赴玄天城这里,填充了玄天城的力量,妖魔蛮族的计划,这才破灭。
多年过去,许多人想到丘山子这位亚圣为人族做出的贡献,依然有一种潸然落泪的感觉。
……
写完这篇经义之后,苏毅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没有错误的地方,也没有错误的字,便将这篇经义抄录在了试卷上面。
对于这篇经义的内容,苏毅还是十分满意的,抄录好之后,苏毅检查了一下有无错别字,发现没有错别字,便放下笔,闭目养神。
酉时一到,钟声如期响起。
一刻钟之后,衙役前来收取试卷。
经义卷被收上去之后,苏毅长出了一个懒身,现在已经考了三门,还剩下最后的策论卷没有考了。
对于前面三卷的考试,苏毅其实还是颇为满意的。
大概是因为只剩下最后一卷的原因,苏毅这天晚上睡的格外香甜。
翌日早早起来,神采奕奕。
洗漱吃饭,接着便是等待。
辰时,钟声准时响起。
一刻钟之后,策论卷,便发了下来,苏毅认认真真的填写好了个人信息之后,随即开始阅卷。
如何看待朋党论?
标题出奇的简单,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可是这个标题,实在是太有震撼性了。
朋党一词,一向遭人忌讳。
毕竟,这并不是一个好词语。
不管朝堂之上,亦或者文庙之中,都要避开这个词语。
当然了,结党之事,这是不可避免的。
上到文庙诸圣,朝廷重臣,下到普通的读书人,甚至贩夫走卒,都有结党之说。
想要独善其身。
可能吗?
可是,这都是私底下做的事情。
私底下做的一些事情,若是拿到了明面上来讲的话,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是如今,策论竟然将朋党论拿到了明面上来讲,甚至让这一届参加乡试的考生发表具体的看法,海圣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的想法,确实很奇特,也难怪年纪轻轻就可以成圣呢。
而且胆子也确实够大的,竟然敢将朋党论拿出来说事。
苏毅其实还是比较敬佩海圣的。
而且苏毅算是海圣的门生,以后跟着海圣,应该是颇为不错的一件事情。
苏毅微微沉思着该如何写这个策论,主要是因为,这个题目太过于敏感了,铁定不能随便写的,若是写的太随便,很可能会取得一个比较糟糕的成绩。
而且苏毅觉得,海圣出一个这样的题目,绝对不是为了引战,而是为了阐述某些思想,才出了这样一个题目,那么,海圣想要阐述一些什么呢?
沉吟了一会儿之后,苏毅提笔写到:
学生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学生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学生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古汉王朝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古唐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古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苏毅洋洋洒洒的在草稿纸上写了七百多字。
这篇朋党论,将苏毅心中的想法完全写了出来。
首先,苏毅认为,有关朋党的议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只是希望国君或者文庙的圣人,能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其次,苏毅写出了朋党论的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志同道合,一种是因为利益结合。
接下去,苏毅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我以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么呢?”
说明当他们因为利益关系,暂且互相勾结援引而成朋党,那是假的。
到了他们见到好处而争先恐后,或者好处已经抢光了,交往也少了,则反而互相残害。
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相保。
所以,苏毅反复说:“故臣谓小人无朋,伪也。”
再说君子,他们的行为完全两样:君子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
凭借道义、忠信和名节来修炼自身,那么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规范,相助而得益,凭借这些为国效力,那么君子就同心协力,始终如一。
接着苏毅又引用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苏毅提到“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这是说上述的兴亡治乱的史迹,作为上位者的大人物,可以借鉴。
很明显的,这是苏毅希望文庙与朝廷的大人物,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以使人族兴盛起来。
(https://www.xbxxs.com/novel/D-73dAHMG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