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榜样的力量
始建国二年,农历庚午年二月初二,即公元十年。
一场席卷天下的新币制改革正式实行,去除贝币,龟甲共计二十多种货币,统一使用由中央钱行督建的大新通宝,民间称之为“新币”。
上述货币,只要是朝廷官寺铸造流通于民间者,均可在一年内前往各地分行,按照律令上的比例加以兑换。
同时,钱币铸造正式收归中央,归中央钱行管理,且中央钱行直属于皇帝领导,与内府、朝堂皆是分开。严禁私造货币,发现者,有连坐之罪。
有了前面三处试验区的模板,此番政令颇受百姓欢迎。
据各地传回消息,各郡分行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天,便被蜂拥的人群所笼罩,存钱与借万钱者更是不计其数。
新币一时间成为交易的最佳选择,无论大新内,还是与外邦之交易,皆愿意选此用之。散落于大新各地,共计十二处币货督造工坊更是日夜不停的赶工铸造。
此后的短短数月内,第一批铸造的新币,甚至流传到了更远的安息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币更是与黄金直接挂钩,成为中东西三大陆的硬币货。
很少有人知晓,将大新从前汉就流传下来的币货之乱,完成治理,且统一那繁杂的币货,实行更利于民众,更利于实业发展的新币制,离不开一些人的上书劝解和努力。
如最先提出新币制的兴武王王匡,还有后期付出努力的时任律吏董宣,书记吏张邯,张辣之辈。
直到几十年后,才有史官详加记录,将为此付出的人一一罗列,并成为一门叫做“民生经济”科目的事例。
庚午年的新币制度,史官又称之为“武王令币”。
若说新币制的正式实行在举国激起了狂风大雨,解决了当前最紧迫的货币乱象,如同甘霖,让无数人收益。
那么,二月中旬由未央宫向外公布的一条恩赏之令,就是一道可见的浪花,同样让许多人,尤其是普通的黔首议论不止。
“陈林者,常安人士,黔首之子,因自大秦极西带回土豆,辣椒等作物,又开辟海路。功在大新社稷,受封为陈男,食邑五百,为天下知。
于此,朝廷每年将从百姓中抽取一位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者,皆以此封爵。”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摘自《礼记·王制篇》中的这一句话,详细说明男爵作为五爵之一,已是贵族。
换句话说,这位叫陈林的少年,凭借着农事之作物,还有出海之事,进而完成了从黔首到贵族的转变。
公侯将相宁有种乎?
无种也!
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还有朝廷的许诺,民众有了答案,皆为之一振。
蓝田县的县寺处,就聚拢了不少人。
这两年来,因距离常安较近,很多政令都率先在蓝田实行,法令的传达亦是迅速。
“此之赏赐,可是意味着,只要我等黔首辛勤劳作,在某一方面为国朝出力,即有可能受封爵位。”一老叟拿着锄头,站在官寺的告示处,听儒生读完后,扬言道。
“可不是嘛,俺家的瓜怂昨日还说种地无用,一心想着去工坊打工赚钱。现在谁还敢说种地无用?
等俺把地种好了,说不得某日如那陈男一样受封爵位。到时啊!可就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另一位问询停留的农夫凑到跟前,与老叟唠叨着。
“不说了,地里的辣椒苗都出头了,那瓜怂整日忙着去工坊做工,只留下俺们家里两个老头子。
要说陛下真的好,像俺们无地的佃农,这两年有了地,家里吃穿都不愁了。”农夫感慨不已。
黔首凭民生之事,以封爵。
如蓝田一样,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么一个变化。
有了礼以后,门第之见,本就根深蒂固,现在有了这么一个麻雀便凤凰的机会,所有人都想着要抓住。
这种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概率很低,低到数千万人每年争抢那一个名额。
但人都有侥幸心里,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愈加努力,于举国而言,这是大好事!
身处杜邮亭的中央钱行,忙着与张邯董宣等人分析近几日各地奏报的王匡,得此消息时,亦是颇为兴奋。
陈林封子男,且开了黔首者可凭贡献封爵的先河,这只不过是借了皇帝惩治豪强权贵,像将权利尽收归于他的东风。
从太子于数日前在宣室殿遭受训斥,时任授业者的大儒宇文礼等人免职,就能看出端倪。
大举提拔贫寒之士,至于说会不会因为皇帝逼得太紧,天下豪强联合起来,奋起反抗,且比历史更加提前的将大新推翻。
王匡并不担心。
始建国元年以来,天下各郡府无大的自然灾害,各地亦是恢复休养生息,何况有玉米,土豆这样高产的作物,所有人比前汉元始年间的生活要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加上王田令和限奴令,以及最近下令的“岁一封爵”,普通民众对于皇帝是发自真心的爱戴。
反叛大新,反对来之不易的生活,百姓不会答应,那些蓄势不发、利益受到重创的权贵,也不会蠢得像一头猪一样。
“时代变了,未来也变了!”
刚踏进办公之所,手里拿着名册的董宣忽然听到王匡说出这么一段莫名其妙的话。
“大王所言何事?”董宣拍了拍头,他发现王匡此时的表情有些怪。
带有忧愁的同时,还有些释然。
“无他事,但是看了昨日的奏报,有些感触罢了。少平可是将各地押运使的名册整理好了?”王匡看向董宣手中的书册。
董宣很聪明没有继续追问,显然好友没有打算说出个中内情,而他也不是那种好奇心颇重的人。
“除地方外,我们中央钱行的押运使皆从三辅之地选取,按照条令择优录之,扩充后的人员已是到了五百多人。
所有人,籍贯等‘档案’皆已整理为册,可保证金币押运无祸事。乡邑之分行人选,监督将由大春试后,挑选的士子前往……”
在董宣向王匡上报名册,为中央钱行向乡邑之地,更精细化的拓展做准备时。
远在北边的安定国府,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https://www.xbxxs.com/novel/H5970bB7bB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