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大新主 > 第324章 五均六筦

第324章 五均六筦

孙婉点了点头,带着回忆道:“确是陈家娘子说的。

她还说,陈尚书想告诉您,一些事不可强求,退一步,海阔天空。

五均六筦,乃是皇帝与三公商议数月的结果,于这近日才放出风声。”

“婉儿,陈府的好意,为夫自是心领了。过两日,你遣人给陈府送一些礼物过去。但眼下之事,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退,是不能退的。

要是为夫退却了,可能会有一时的安逸,由此导致的,将是许多人的艰苦。

为夫,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情这么发展下去。”王匡无奈道。

夫君王匡的身影在她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她的眼睛越来越亮,小小失落的同时,忍不住有些得意。她的夫君果然是有更远的打算,作为夫人,当是共同进退才是。

“夫君放心,婉儿知道怎么做。”

孙婉应承后,没敢打扰夫君的深思,连带着将王令仪和王志也招呼到了一旁,令侍女看管着,她则是去厨房中继续忙碌夫君说的那“蛋糕”。

只留得王匡一人在石桌上,计算书写着什么。

皇帝新政的关键一步,五均六筦之法,是个大问题。还真是个……爱折腾的皇帝。

王匡叹了口气,为了大新,他只能尽力为父亲“擦屁股”。

前些日子,导致皇帝命王匡辞去行使的主观因素,即是因为这五均六筦的事情。

何为五均六筦?

一句话概括,即皇帝打算将民间的很多业务都收归国有,由朝廷督造,设立价格。

包括此前已是下令的铸钱,还有最新发出的盐,铁,酒专卖,名山大泽之物,如茶叶之类的税收问题。且打算在常安,洛阳等五地,设立五均官吏,下置五均丞五人,以平息物价,使得价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此五均官吏的设置,还是皇帝借鉴了王匡当初的试验区想法。

那日皇帝于内朝中向三公四辅研讨此事时,且专门将王匡叫了过去。

此中律令,初衷是好的,比如后者,以五均官吏使得物价保持均衡,并制定了“市平”这一规格线,限制商贾对于百姓的剥削。

与历史中五均六筦相比,少了赊贷之说。毕竟,中央钱行把这个锅早就接了过来。

可真若如此做了,引发的后果是皇帝未曾预想的,王匡想到了。

根本在于大新的腐败。

这种腐败,是有延续性的。从前汉就开始了,即便是大新建立,皇帝于中央也只是惩处了一批高层官吏,于下层官吏仅仅是不痛不痒的挠了两下,并未下定决心彻底的解决此类问题。

大新初立,根基不稳。

皇帝是知道的,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导致腐败的问题在下层官吏中日渐蔓延。

五均官吏的设立,不正是从底层官吏选拔,这样做的话,会让“腐败”这个小树苗日渐壮大,使底层民众愈加艰难。

当然,还有大新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导致不可能用朝廷的手段,在很多商品方面,“大力”的推行“市价”。如此做的话,还会让刚刚起步的工坊制度迎来寒冬。

本是为民之举动,怕也会成为贫民的导火索。

王匡必须让父亲,当前的大新皇帝认清现实。他可不愿意看着这几年赢得的大好形势,因这五均六筦的实行,而毁于一旦。

进而,王匡那日于未央宫中开始委婉的劝谏。

比如他向皇帝言之危害,若推行此法,很可能使得官商勾结,操作价格,进一步剥削民众。且他反对将诸如酿酒,完全收归国有,那样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运转。还有对于百姓之产物,如贫苦者的农产品之税收,他亦是是反对的,真这样做的话,只会让贫寒者更加贫苦。

从某些方面讲,这些贫苦者,除了种地,最重要的收入,即来源于此类副业。

皇帝,包括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朝臣们不晓得,可他晓得。

谁料皇帝十分坚决,王匡那日在未央宫宫中刚开口说了这么多弊端,还没来得及说出其他话,便被皇帝愤怒的给打断了。

“此事,朕与大司徒早已商议妥当,兴武王不必多言。太子即日起,开始受命管理这五均之事吧!”

后面的事就简单了,宫内的仲越第二日即来到了兴武王府,向王匡一人传递了皇帝的口谕。

言辞间,虽是赞赏他近些时日对于钱行的贡献,可明里暗里都是想告诉这个六子:中央钱行你办的不错,其他事就不用管了,行使自会派遣他人,好好在家待着,等待着委以其他重任。

仲越临行前,私下里给王匡说的另一句话,让他引起了警惕。

“大王可能不晓得,陛下于大前日去了长乐宫,在皇后那里休息了一晚,回来之后,性情即有些不对,对大王可能多了些误解。

当天白日,太子殿下也在……

大王莫要强争,恐会在陛下留下不好的印象。”

王匡刹那明白里面的毛毛道道,索性次日即上书果断放弃行使,于他而言,不痛不痒。

即,开始专门对付即将实行的五均六筦法令。

他不可能看着大新刚解决了另外一个隐患,再埋下一个更大的隐患,进而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百姓对于朝廷的好感毁灭掉。

得朝廷讨论实行,由大司徒府向各地下达,还有一月的缓冲时间。

用这段时间,王匡沉下心思考了各种的结果,现状已经表明,皇帝会铁了心做此事,如同前段时间的两令实行一样。

不能强力阻止,只能从侧面入手,来完善此法令。

上次的两令之事,加上宫里的谗言,还有数日前的“顶撞”,他本人自不可能再去触碰霉头。因而,要想皇帝“回心转意”,加以改制,就需要选择一个让皇帝信得过、又有话语权的人站出来。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当朝光禄大夫,与他私交还算不错的扬雄。

加上扬雄胸腔里的正气,王匡很有把握说服扬雄做此事。难就难在,如何让扬雄这个中间人说服略显固执的皇帝。

事实。

王匡打算用明亮的事实,来告诉皇帝,有些事情行不通,即五均六筦中的某些法令是行不通的,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深刻的影响到朝廷的收入。

才有眼前这般,王匡拖关系找来各地的财政民生账本,一一对照书写,由此揭开民生的本来面纱。

明日即是大朝会,之后便是内庭议。

时间对他来说,已经不多了。

下午之时,王匡于院中思虑周全,拿着用木箱装的一大堆资料,低调的去了扬府。

 

(https://www.xbxxs.com/novel/H5970bB7bB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