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大新主 > 第352章 下基层

第352章 下基层

史浩得到县寺的消息,带着老父去往县寺领取田地的路上,恰好遇到同乡的潘屠户。

生活在史家寨的所有人都知道,潘屠户无儿无女,孤苦一人的过日子,每年只有岁旦前,一些富户杀猪羊的时候,才能勉强挣的一些钱货。他人长得老实,与邻里的关系也算不错。

“县寺好啊!老潘我也将是有田的人,还是善田。你们家有两口人,分的铁定比我老潘多。有了这股劲儿,弄得昨夜一晚上都没睡好。”潘屠户帮史浩扶着老父亲,望向四周那大大片的农田嘿嘿笑道,那股兴奋劲儿,旁人都能感受到。

潘屠户家中本来是有十亩恶田的,可前些年因为潘屠户生了重病没钱治病,邻里凑了一些仍然不够。既而,史家寨的史大户,也是史浩名义上那位及其吝啬的三祖父给低价买了去。

通过城里医工的救治,潘屠户是活了过来,可家里的那一丁丁地算是彻底没了。

史大户是史家寨第一大户,侵占的田地当然不止潘屠户一家,包括史家本族人,还有史浩家。当时史浩刚记事,那时阿母还在世,史大户即与县寺的官吏联合,低价买去了史浩家数十亩善田,因史浩父亲坚持不卖,腿还被打断了,这么多年了行动一直不便……

也许正如史家寨里的人说的一样,史大户多行不义必自毙,前两月就被县寺的游缴抓走,田地更是充公,不知道多少人欢欣鼓舞。史大户被抓走的当日,史家寨几乎所有人都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按照县寺下发的王田令细则,这次史家寨少田者,无田者,优先从以前的史大户田亩中分配,且每人至少有十亩善田。

“潘叔父说道点子上了,我阿翁昨晚和您一样,也一夜都没睡,今天一大早,就让我背着他去县寺领田契。

要说这县寺还真的是谨慎,每家每户的人都必须到场,才给划分,听说还要按手印,由三老作保。

可是把地领回来,我明年去郡里服役,这地可咋办?”史浩另一只手苦恼的挠了挠头发。

他今年二十一,还有一年就是二十二,也到了律令规定的服役年纪。

正默默不语的史浩阿翁史砌,突然挣脱了史浩搀扶的左臂,扬起手狠狠的打在了他的额头上。

“你个瓜娃子,只要咱们有地咧,乃翁我就算爬着也要把地给种完,都是粮食啊!你明年且安心去郡里就是了,方才那话可千万别去县里说道,小心那大吏不给咱分了。

老潘你也帮兄弟一个忙,帮着保密。”

史砌一路上断断续续的说个不停,等来到县寺按照王田令的内中规定领了相应的地契后,感觉像是握着粮食一样,才算是送了一口气。

和潘屠户聊了一会天,史砌正寻思儿子怎么不见了。

一抬头正好看到史浩欢天喜地的小跑了过来,边跑边指着不远处的告示,那里围着不少人,似乎在讨论什么。

“阿翁,潘叔父,县寺有告示下来。

我等有田者,可以等价的作物,以换取玉米,土豆种植。

另外,家中劳力不足者,可将之田地租于县寺,由县寺同意管理,每年还可以获得一定钱币或是粮食补助。

等明年我去郡里服役,咱家的田若是种不完,完全可以出租给县寺,再劳烦潘叔父多多照顾……

阿翁,您可别不信。

官吏没有好官吏?

嘿!我刚还看到了县令,对我等黔首亦是和蔼可亲无比,与前任县令相比,是真正的好官吏。”史浩拍了拍胸膛,等心情平复之后,担心老父不行,连忙将瘸腿的老父背了过去。

两手指着告示不远处的几个中年男子,听说那就是新任县令。

史砌才慢慢信了下来,因为一直生活在史家寨,从没见过县令这么大的官吏,包括史砌和潘屠户在内,神情都有些紧张。

那县令看着聚集来的人,具体说了什么,史砌发现自己都没有听清楚,只感觉脑袋里嗡嗡作响。

县令旁一个和自己儿子大笑差不多的青年站了出来,对方朗声说话时,史砌才逐渐回神。

“乡友们,今王田令于我封阳实行,无田,少田皆有田可领。

大家有了田地,都有什么打算啊?”

有了田地做什么?

当然是种粮食,也不知道这小郎君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许多人在下面都是会心一笑,那青年显然没有放弃。

且此人的态度端的是亲切,甚至小走两步,来到史砌身边,见史砌腿有残疾,还忙着扶了起来。

“老丈,你呢?”那青年问道。

史砌深吸一口气,转头看了眼儿子,发现儿子正在不断的向自己使眼色。而方才那县令站在此人身后,也不说话,只是恭敬的站着。

他一时感觉到哪里不对,却没有发现。这青年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小,外加不是那人见人畏的县令,史砌一咬牙,抬头便道:“小郎君和我儿子差不多大小,难道连我等农人要田干什么都不知道?

当然是种粮食了。”

史砌这么一说,附近刚刚还小声的哄笑,顿时变得大声。

“要我说,小郎君今次也是领了不少地吧?也要学着点,现在县寺政策可是很好了,我儿刚刚说可以来换玉米和土豆拿回去种。

谁不知道那两样是个金母鸡!”史砌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收不住了。

旁边的史浩本想提醒一下老父,但发现站在面前的青年没有不耐烦的样子,连后面的县令都保持着姿势不变,做倾听状,他也只好暂时放下。

看来此人,不简单。

“说得好,有田就要种粮食,万万不能荒着了。要是觉得领了这么多的田地,家里的劳力不足,乡友们可以直接向县寺出租。

地还是你们的,还有钱和粮食可难。

种田有什么问题,也完全可以来县寺找农监解决。

既然是一地官吏,定是要担负起一地的责任。”

青年脸上带着笑,看向周围朗声道,说得四周的百姓纷纷喝彩。

直到那青年离开,才有人打听到对方的身份,当朝皇帝第六子,大新兴武王、南巡使王匡。

 

(https://www.xbxxs.com/novel/H5970bB7bB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