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未雨绸缪
“现在不是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想办法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危机,使之早做准备才是。”
王匡搓了搓脸,让自身的精神更加振奋一些。连日来在端溪县各处的工坊走动,与官寺一道想办法为当地的商贾和农人解决生产和销售问题,早已把他弄得疲惫不堪。
现在由面临这样一个困局,要是猜想成真,而无谨慎应对之法,那可不光是导致大新动荡那么简单了,甚至会危及脚下的华夏大地,和前世历史上的胡人乱华如出一辙。
“既然躲不过,那就狠狠的揍他们一顿,让他们明白,大新不可侵犯,大新人非软弱可欺之辈。”王匡恶狠狠道。
他转头,又向一旁的闵泽道:“这样,你火速联系我们在辽西之地的人,竭尽全力打探关于扶余、鲜卑等外族的消息。
现在,最重要的是需要证据,让朝廷相信。”
闵泽领命,心中能感觉到家中主人是赞成皇帝的做法,给予匈奴,不!应该是所有窥视大新的胡人们当头一击。他一只脚还没跨出门槛,即被王匡叫了回来。
只听到家中主人再道:“再去把主管交州监察的监察御史高仇,及侍御史杨牧都叫来端溪,本王会亲自与他们解释。”
无论是监察御史,还是侍御史,一个作为明面上的督查机构,一个作为暗地里的监察机构,王匡都明白对方有渠道直接向皇帝传送消息。只要他向两人说明形势,那皇帝也一定会第一时间知道。
高仇和杨牧听人禀报说,兴武王有大事召见,两人不敢怠慢,只携带数个随从,当夜即到达了端溪县城。
见二人神色焦急,面有探寻,王匡也不矫情,立刻把他的猜测与两人说明。
“事关重大,两位御史一定要注意保密。
据本王推测,真要如此,胡人尚在筹备联合进攻阶段,毕竟朔方事件发生不过数天,而对方想要不动声色的入侵大新北地,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换位思考,对方更稳妥的打算是,由匈奴在朔方一带,牵制我大新绝大部分兵力,边境陷入乱战,无法应对辽西之际,发起突袭。
如此,才能使胡人的利益最大化。”王匡很认真的对二人嘱托道。
震惊不已、心神巨乱的高仇和杨牧很聪明的没有问询王匡是从何得到的情报,进而推测出“胡人联合”之势。
且不论鲜卑等胡族是否有异动,光是朔方事变,新使被斩,远在交州的他们都还没得到消息,也不知常安是否知晓。
两人对于王匡那双隐藏中的那双“又长又快捷之手”忌惮的同时,心中难免感慨。
当夜,高仇和杨牧便通过各自的手段向常安未央宫传递了消息,关于王匡的推测,亦是他们此番汇报的重中之重。
“大司空如何看?”王莽目光如炬,问向前方端坐的王邑。
清晨一早得到了交州的讯息,可依照当下的交通运输条件。从交州把情报传到常安,已是过去了一天两夜。
六子王匡能获取匈奴,朔方之地的情报,他不奇怪。王家商肆的情报存在,他也知道。但王莽并没有使之倾覆的打算,从他本身的性情来说,到不是他的仁慈,而是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
大新全国之内,各地权贵谁没有自己的讯息来源,有的是通过酒肆,有的是通过行商……
绣衣使监察官吏之时,也在监督着这些庞杂的人员。只要不动摇他王莽的统治,绣衣使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且只要对方露出一丝“不服”的迹象,那他有能力使之眨眼间消失。
这是源于他王莽作为大新皇帝的自信!
何况,从绣衣使的汇报来看,王家庄子的情报人员,多参与的是外邦,如西域,匈奴之地的谍探事宜,既而借机使得王家商肆大规模进军外邦“市场”。
王莽其实很乐意如此,赚取外邦之钱财,最终汇聚于华夏,最后的很多财富还是放在了中央钱行—这个他王莽的私人钱包里。而且,王家商肆每年还会为大新朝廷缴纳巨额的赋税。仅是去年一年,王家商肆所交纳的赋税就占了大新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
可今时今日,王家商肆再次震惊了他一把,其对于匈奴胡人的掌控,完全不在绣衣使之下。
六子支持他北伐匈奴,王莽对此亦是满意,连带着关于王家庄子的情报网络也多了几分信任,不是多么的抵触。
要是王莽知道,王家庄子的情报触角,不像表面故意裸露的那么简单,怕会是另外一番心思。
先不论王家商肆的精密运行,单是得知胡人可能联合起来,攻取北方诸郡县,达到瓜分中国之目的,王莽当时就被下了一大跳。
六子所说的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塞外匈奴,原何在前年他建新后的轮番“羞辱”中无动于衷,偏偏趁着今次发难?
正如六子所言的那样,包括匈奴在内的胡族,或是在做一个准备,等一个时机。
去岁由大新延绵到北漠多地的蝗灾,成功的成为了胡族转移矛盾的突破口……
鉴于当前事态的严重性,王莽即令三公,还有尚在京中的几位大将合计六人入宫,研讨敌情。
大司空王邑正在此列,他是被召集者之中,谋划最为深远者,也是王莽能登基称帝的主要智囊。
其他人,新任大司马孔永空有学问,做一些职内的本分之事尚是中规中矩;大司徒王寻筹集粮草,精于内政;其他几位将军,如王霸等是在辽东驻守过,调兵遣将,且对于军法到是熟悉……
“鄙臣请问,此番奏报,乃是何人所述,可信乎?”王邑皱眉道。
触及其他几位臣子的目光,王莽知道这些人皆有所怀疑。
需知为匈奴而颁发的应对之令昨日才下发,要是奏报属实,那就要再做众多的调整。一系列连带的影响也要考虑进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莽到是开诚布公:“朕所得之讯息,乃是兴武王所获。
至于可信不可信,一方面要等绣衣使打听更多的情报,才能判断。
另一方面,要使诸位爱卿早做推测,以应对将迎来的危机。”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要是能确信胡人联合,打算侵犯华夏,也不会只将你们召集入宫,早就兵发北地诸郡县了。
(https://www.xbxxs.com/novel/H5970bB7bB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