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满唐红 > 第0317章 傩戏

第0317章 傩戏



  虽然李世民‘后宫团’里的莺莺燕燕各有千秋,皆不是凡俗女子,但皆不如郑观音。



  《从斗罗开始的浪人》



  郑观音的容貌、气质、身段、学识等等各个方面,皆可以艳压群芳。



  以李世民的好色程度,要是不惦记,那就怪了。



  嫂嫂又如何,他人之妇又如何,说不定李世民会觉得更刺激。



  “母亲!”



  在李元吉疯狂的在脑海里编排李世民的时候,李承乾顶着一脑门子的热气,风风火火的闯进了屋内,兴奋的冲着长孙高喊了一句。



  屋内的众人齐齐一静。



  大小杨氏、燕氏、王氏、阴氏等等,看着李承乾的目光多了一些不可思议,然后又下意识的看向了长孙。



  长孙脸上的笑容明显一僵,但很快就复原了,笑着对李承乾招了招手。



  长孙的神情变化,虽然只有那么一瞬,但李承乾还是察觉到了。



  李承乾心头一凸,快速的整理起了衣冠,擦拭干净了脑门上的汗,板起了小脸,规规矩矩的走到长孙面前,心里颤颤巍巍的向长孙一礼,又分别向大小杨氏等人施礼。



  最后小脸拧巴的冲着李元吉一礼。



  李元吉想笑,但又忍住没笑,因为他看出了李承乾的心思。



  李承乾的心里应该很忐忑,也很郁闷。



  郁闷他母妃到了,也没人提前告诉他一声。



  长孙在李承乾施完了礼过后,将李承乾招呼到身边,一边为李承乾擦拭脑门上的汗,一边笑着冲李元吉夸赞,“还是四弟会教育孩子,这孩子才到四弟府上几天啊,就壮实了不少。”



  壮实确实是壮实了。



  成天跟李令几个人疯玩,玩累了就胡吃海塞,能不壮实嘛。



  李元吉瞧着长孙口是心非的在夸赞自己,彻底忍不住笑了,“哈哈哈……嫂嫂说笑了,我那会教育什么孩子啊。我就是米粮多,承乾爱吃,我就敞开了让他吃,所以才长壮实了。”



  长孙笑着点头道:“四弟府上的米粮,果然养人。”



  李元吉哈哈笑着,又陪着长孙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招呼李承乾继续去玩。



  李承乾却不敢动。



  长孙瞧着李承乾的脚尖在李元吉让他出去玩的时候,明显的往外挪了几分。



  长孙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用温和的语气对李承乾道:“出去玩吧……”



  李承乾瞬间喜笑颜开,心里的情绪根本没办法掩饰。



  在看到长孙笑眯眯的盯着他的时候,又立马收敛起的笑脸,坐起了乖孩子,一个劲的向长孙说,他不喜欢去玩,他喜欢读书,他希望母妃教他读书写字。



  李承乾已经用尽浑身功力在伪装自己了,但是在长孙面前,还是不够看。



  长孙一眼就看出这个她曾经教导出的乖孩子,已经玩野了,偏偏她还没办法当着李元吉的面,去重新教导李承乾。



  李承乾是他们夫妇硬塞到九龙潭山,交给李元吉教育的。



  李元吉即便是教的不好,甚至不教,她也没办法当面对此事表达出任何的不满。



  因为李元吉很有可能会借此发作,让她将李承乾带回去的。



  她的丈夫,执意要将李承乾送到此次,是带着大目的的,她可不希望破坏了丈夫的谋划。



  “你王叔叫你去玩,你就去玩吧。记得多照顾点弟弟和妹妹们。”



  长孙抚摸着李承乾的脑袋,笑容柔和,语气绵软的说。



  李承乾能感觉到母亲不是在跟自己说假话,略微迟疑了一下道:“那儿臣就去陪着弟弟妹妹们玩一会儿,看着点他们,免得他们磕着碰着。”



  借口虽然稚嫩了点,心思也全写在脸上。



  但长孙还是欣慰的点了点头,道:“你能记挂着弟弟妹妹们的安危,母亲很欣慰。”



  说着,主动推了李承乾一把,让他出去玩。



  李承乾脸上流露出了灿烂的笑意。



  他感觉的到母亲是真的在夸奖他,所以很开心。



  在向屋内的人齐齐又施了一遍礼以后,快速的退出了屋内。



  长孙不着痕迹的对着守在门口,一直观察着她脸色的女官使了个眼色。



  女官会意,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门口。



  李元吉端着茶盏,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只是什么也没说。



  孩子,我就喜欢用放羊式的方法教育,你要是不满意,大可以带孩子离开。



  绝不强求。



  “妹妹,嫂嫂今日过来,一是为了看看你和四弟,二是为了请你入宫,陪嫂嫂一起操持腊月的傩戏。”



  长孙陪着杨妙言说了许久许久的场面话以后,才道明了来意。



  傩戏又叫跳傩,是汉族最早,也是最古老的祭神跳鬼、驱瘟避疫的祭祀舞蹈。



  也是汉族最早,最原始的戏剧。



  更是一种最庄重的祭祀方式。



  每一岁腊月的时候,宫里就会举行盛大的傩戏祭祀。



  参与祭祀的多达上千人,观众囊括了长安城内的所有文武。



  主祭便是大唐最尊贵的人,也就是大唐的皇帝李渊。



  杨妙言听到长孙要邀请她一起操持腊月的傩戏,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重的起来,由此可见傩戏祭祀在唐人心中到底有多重要。



  杨妙言问,“嫂嫂,此事往年不都是长嫂在操持吗?”



  长孙绕有深意的瞥了李元吉一眼,苦笑着对杨妙言道:“往年确实如此,可今年不知道怎么了,父亲非要你我二人操持。”



  杨妙言忍不住道:“可我并没有接到父亲的旨意。”



  长孙拍着杨妙言的手,道:“我现在告诉你了,你不就知道了?”



  杨妙言瞬间变得哭笑不得。



  李元吉能理解长孙和杨妙言一个苦笑,一个哭笑不得。



  据他了解,傩戏祭祀跟寻常的祭祀可不同,不是站在太庙前,各归其位,听一听上表祖先,亦或者上苍和九幽的祭文那么简单。



  傩戏祭祀是要演的,是上千人带着脸子,也就是俗称的面具,又唱又跳的展示给八方鬼神,以及上苍九幽看的一种祭祀。



  曲目很长,必须完整,必须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必须让八方鬼神和上苍九幽给看高兴了,看尽兴了,来年不降下病灾。



  所以傩戏祭祀很长,往往一场祭祀,要持续两三个时辰。



  为了避免出错,为了让八方鬼神和上苍九幽满意,傩戏祭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去排练。



  李渊虽然是主祭,但是只需要在真正的时候露脸。



  但长孙和杨妙言作为操持者,就得天天露脸,并且劳心劳力的。



  所以长孙一脸的苦笑,杨妙言一脸的哭笑不得。



  李元吉努力的回忆了一下脑海里有关傩戏祭祀的记忆,发现傩戏很像是戏剧、跳大神、古乐、古典舞蹈的一种结合体。



  亦或者说,戏剧、跳大神,以及一部分的古乐、古典舞蹈,是从傩戏中演变而来的。



  戏剧中有生旦净末丑一说,傩戏中也有未、净、生、旦、丑、外、贴旦、小生一说。



  两者之间明显的有着必然的联系。



  不过,戏剧加上跳大神,总让李元吉有点违和感。



  李元吉觉得,这种违和感,大唐上下,应该在只有他一个人有。



  毕竟,他是先知道的戏剧和跳大神,然后才知道的傩戏。



  而唐人,只知道傩戏,却不知道戏剧和跳大神。



  尤其是跳大神,在后世都已经被玩坏了。



  提到跳大神,总会让人觉得有一种愚昧无知的感觉。



  正是因为有这种感觉的加持,所以李元吉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傩戏充满了违和感。



  但这种话,他又不能说,甚至都不能私底下跟人分享。



  因为这个时候讲究的是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祭祀和战事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极高,根本容不下有人非议。



  李元吉敢肯定,他敢将自己对傩戏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的话,一旦被传扬出去,一定会有人站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个蛮夷、胡种。



  即便是会死,人家也在所不惜。



  在这个时代,怼皇家就是一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尤其是怼李家这种本身就有瑕疵的皇家,人家可以无所畏惧。



  “嫂嫂您就不该告诉我啊。”



  杨妙言苦笑着说。



  傩戏祭祀,杨妙言倒是懂,也勉强能操持,但她不想插手这种事情。



  婆婆虽然已经亡故了,但是长嫂和二嫂还在呢。



  这种事情本不该落到她头上的。



  长孙冲着杨妙言眨眨眼道:“这可是父亲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



  见杨妙言苦笑着不答话,长孙又道:“父命难为,你我都拒绝不了。”



  杨妙言苦笑着点点头。



  父命确实难为,更别提这父命中还带着君命。



  “那你就收拾收拾,随嫂嫂进宫吧。”



  长孙见杨妙言答应了,准备带杨妙言一起回宫。



  说完这话以后,还特地看向了李元吉道:“四弟今岁可要继续扮演方相氏?”



  方相氏是古代民间普遍信仰的一位神祇,主掌驱疫避邪。



  唐代的傩戏祭祀中,方相氏足有四位,各领十二位黄门弟子,以及一方神兽,外加一百二十位扈从。



  前身扮演过方相氏两次,所以长孙才有此一问。



  但李元吉对这种事明显无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长孙追问李元吉是不是相中了其他的位置。



  李元吉果断说自己有脑疾,大夫说自己不适合在外面又唱又跳的吹冷风,所以就不参加了。

 

(https://www.xbxxs.com/novel/H7B3e9eH75H.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