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兵临胶州外
笔下文学小说推荐阅读:浮世慕长安、
活金、
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
万族入侵:我有一剑可破万法、
极道狼王、
忽如一夜祖宗来、
视频通武侠:开局盘点十大高手、
温柔深处是危情、
大明极品暴君、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就在王新一行人寻访大顶山的时候,吴梁两国终于谈妥罢兵休战协议,以此时的战线划分国土,双方军队不得越界一步。
在历经了一年多的战争后,这场残酷战争终于结束,吴国夺下海州、徐州、宿豫满载而归,巨大的胜利也让吴国百姓倍感骄傲。
三王子铁弘安的声誉更是在吴国境内大涨,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之下,说三王子铁弘安有开土之君的风范,未来定是盛国明君。
虽然双方罢兵,但为了防止吴国背信弃义,张贺英并未第一时间带领军队离开临沂,而是继续选择驻守一段时间,等吴国大军搬师回朝后,他才会带兵返回青州。
虽然张贺英的大军还需要驻守临沂,但一些地方团练兵马却是开始返回自己驻地休整,等待朝廷新一轮的调遣。
但也有将领并未带兵返回原驻地,萧骥在经过两日的风尘仆仆行军后,终于率大军抵达了日照。
在日照休整两日,补充过一些军需物资后,萧骥就带着大军一路向东,直扑胶州而去,当萧骥大军抵达日照时,军情部探员便将消息反馈回了总参。
得到消息的高寻,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密切关注萧骥所部的动向,随时将消息呈报回总参。
胶州总参作战部,高寻拿着一份调查报告说道,“这里就是关于萧骥所部的全部信息,下面会每人发一份资料,请各位看后我们再做讨论。”
说完,高寻便示意了旁边的工作人员,把资料发下去。
坐在首位的秦傲天,打开资料第一页写着的便是,萧骥的家庭背景以及履历。
萧骥男,三十岁,今年正好是而立之年,家中名列老二,家有一妻三妾,有子女五人,现为青州勇卫左营主将。
萧家是大梁的百年勋贵,祖辈曾与梁祖一起打过大梁江山,萧骥的父亲,萧家家主萧起现在更是贵为大梁成国公。
萧家这百年来能在大梁屹立不倒、经久不衰,并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萧家四子都在大梁军队任职,而且个个能征善战,贵为一方主将。
勇卫左营、勇卫右营、与王城禁卫军、玄甲铁骑,并称为青州四大守护军,除了王城禁卫军是两万人以外,其他三部皆为一万人。
因为南线战局紧迫,所以勇卫左右两营,皆被派往了前线。
现在南线战局已定,萧骥不率勇卫左营回青州驻防,而是一路向东而来,其意图自然不言而喻,他的目标是胶州。
看完手中资料,秦傲天环顾众人开口说道,“萧骥率军而来,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作战部的一个二级参谋开口说道,“参谋长,我觉得萧骥应该是想来试探我们的底细,顺路还想捞些军功回去,毕竟他们这次被吴国打得这么惨,柿子都想挑软的捏,萧骥无疑是把我们看成了软柿子。”
话音刚落,另一个人便开口接道,“参谋长,胶州是我们的中枢重地,我们必须派兵将萧骥所部拦截在安全区域外。”
秦傲天看着高寻,不许不急的说道,“高部长,你觉得应该派哪支队伍去拦截萧骥。”
高寻开口分析道,“萧骥所部有一万人马,其中有三千骑兵,所以具有非常大的机动性,因此一个骑兵团与一个陆战团是最佳方案,但胶州现在仅剩一支骑兵混编团,若是把这个骑兵团派出去,那胶州将再无骑兵机动部队,若是有突发情况,这将会是一个致命点。”
刚才那个最先开口的二级参谋开口说道,“若是没有骑兵团侧翼辅助,那陆战团正面遇敌,将会遇到很大的威胁,所以我建议,派一千蛮族骑兵跟着,另外再从灵山卫调一个海军陆战队前去增援。
一个满编陆战团,一个满编海军陆战队,再加一千蛮族骑兵,那就是七千人,七千人对付萧骥的一万兵马应该足够了。”
对于萧骥的一万兵马,秦傲天还真没放在心里,见其余人也没什么说的,秦傲天开口道,“竟然出击兵马已经决定,那你们作战部就马上拟一份详细的作战方案出来,一会儿把作战方案商讨报备一下,就发文调兵吧!”
随着大方向确定,总参各部门就像打了鸡血似的飞速运转,作战部在第一时间推演作战方略,以及有力的作战地点和运用战术。
虽然纪大刚去了大顶山,还没有回来,但后勤部还是在第一时间运转了起来,准备作战所需的各种物资以及弹药武器。
军情部也在将萧骥所部的动向去一条条的传回总参,“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但军事情报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然兵家也不会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说法。
总参在高速运转的同时,也发令通知出击部队做好准备,接到出击命令的是,驻守在胶州的中央战区五团与半个蛮族骑兵团,还有一个海军陆战队。
为了保险起见,这次出击行动由作战部部长高寻亲自指挥。
大顶山,王新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单翼滑翔伞的科研经费通不过审批,只是单纯的通不过而已,其中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
之所以拒绝,只是因为财政部的那几个审批人员,不相信人能飞上天空而已。
若非王新是从后世而来的,你要是告诉他人能飞上天空,而且还能天空自由翱翔,你看他的反应会是什么?肯定是妥妥的丢一个大白眼给你,然后看到你就绕路走。
不过看着财政部的那几个审批人员的身份,王新觉得他们还是不适合那个位置。
因为大顶山的各项实验,都是王新再用自己的小金库支持,因此报账自然需要走王伯的程序,但王伯又不可能亲自来管理。
因此这个大顶山科研财务部便诞生了,不过里面的人手都是王伯亲自挑选的,他们虽然在财务方面有不错的天赋,但基本的科学知识却是一无所知。
王新决定再在科研财政部下面成立一个审批部,用于各项实验经费的审批和判断,这个位置的最佳人选自然是他王新无疑。
但他并没有那个亲自管理的时间,因此人手只能从各个实验室自己挑选,既要信得过,又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只要用排除法轻轻一过滤,人选名单变出来了。
之所以这么轻松,主要是两个条件都占有的人实在太少,除了他手把手带的江中立、李天聪、陈学宁、林文海等少数几人以外,就再无他人了。
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与研究项目,可能时间不会很多,因此只能做出一个时间表,让他们相互抽时间去审批了。
(https://www.xbxxs.com/novel/HICK5M4KMG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