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是启用工兵营的时候了
笔下文学小说推荐阅读:终极绿茶通关法则[无限]、
仙界九重、
被迫当经纪人后我爆红全球、
心行者、
财阀大叔,你宠坏我了!、
卿宠、
人世间、
傲慢与偏见之玛丽、
四合院卖气运、
重生后,特工千金飒翻全场、
小说网 www.,最快更新回到明末当帝王最新章节!
其实这次高相国运来的粮饷并不多,顶多能供朱由崧这八九万人维持二十来天,加上原来的库存,粮饷至多能撑到四月初。
因为现在是春荒时节,粮饷难筹,可以从朱由崧的国库支一些,由朱由崧内帑在支一些,又向江南的富户征了一些,不过江南富户大多为富不仁,纵使国难当头,一说让他们自己出钱出粮供国家打仗,他们一个比一个会苦穷。
没办法高弘图又带头让文武百官募捐,一品文官多少钱粮,武官多少钱粮,二品文武、三品文武各多少钱粮,京官和地方官各多钱粮,定量限期摊派任务,这样多措并举一共征集二百万两银子和五万石粮草。按说这一批粮饷不算少了。
但是现在大明朝是三线作战,江西九江和河南开州、山江都在打仗,打仗归根结底打的是银子,现在三线粮饷都有吃紧,如果前线粮饷供给不足,势必影响军队士气,还会导致哗变,因此三线都得供给。
现在,河南开州(今天的河南开封一带),大明朝河南和山东两省的军队正与多圣率领导的近七万清军开战,这七万人马虽然不多,但以八旗铁骑为主力,兼有强有力的汉奸队协助,异常凶悍难敌。
年前河南巡抚陈潜巡和两位总兵官袁枢、郑隆芳十万人马连吃败仗,很多收复的失地又落到了清军的手里,无奈之下他们向朱由崧上疏求援,朱由崧因忙于九江战事,只得让山东大帅黄得德功率部支援,为了节制这两路人马,统一行动,一致对敌,朱由崧任命卢九德为为两省总督,总督河南和山东两省兵马对鞑子作战,他们从年关打现在,互相有胜负,各有进退,得失参半,逞胶着状态。
因此,高弘图将这些粮饷一分为二,为卢九德他们送去一百万两银子和三万石粮草,剩下的一百万两银子和二万石粮草为朱由崧送来了,包括几大车御酒大肉等。
朱由崧虽然知道粮饷马上就成为问题,必须速战速决,然后再想办法解决粮饷的事,否则肯定会不战自乱,因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朱由崧懂得。
但是眼前这一仗不能不打,拿下九江和武昌等,让左良玉父子控制下大片地盘重新回归朝廷,彻底肃清这批国贼汉寻,赶跑鞑子,这样还会得一切战利品,介时再向这一带的地主富户征一些,也能解些燃眉之急,能凑和到夏粮下来就好办了,至于银子的事可以再想别的办法,朱由崧是这样打算的。
不过不管粮饷再紧张,朱由崧在花钱上从不吝啬,特别是对军队他舍得花钱,枪杆子里出政权,将士们在为他的大明卖命,决不难亏待将士们,他始终奉行着不拖欠军将的粮饷一文一两,而且赏罚分明。
现在一看又运来一批粮饷和酒肉,粮饷入库以后,功过登记上册,然后朱由崧传旨全军大肆祝贺一天。
三天以后,朱由崧八万大军开到了九江城下,但无论朱由崧如何布阵骂战,城内的清军和汉奸们当起了缩头乌龟,充耳不闻,四门紧闭,熟视无睹。
祖克勇主张强攻,但朱由崧看了看城高池深的九江城,城头上戒备森严,黑洞洞炮口到处可见,垛口上滚木、擂石等守城之物堆积如山,朱由崧知道强攻不是办法。
朱由崧传旨后退五里安下营寨,然后召集众将研究破九江之策。现在知兵的袁继咸、何腾蛟和堵胤锡三位文官也过江来到了朱由崧的御帐帮助他出谋划策,因这三位封疆大吏在九江和武昌为官几年,加上他们三人的威名,朱由崧自然不会忽视这三位大贤之人。
武将以郑鸿逵为首,刘肇基、祖克勇、贺兆雄、郑彩、郑大木、李全、贺宣娇、柳春红、罗岱、道兴等男女几十位高级将全都来到了御帐之中。
经过这几天的调理,贺兆雄腿上的箭伤基本上也痊愈了。
跟往常一样,朱由崧想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些人大致有两个主张。武将们大都主张强攻,特别祖克勇和刘肇基争着作为第一梯队攻城,这样伤亡虽大,但在炮火的支持下一定能快速拿下九江,打仗有不死人的吗?能打胜就行,死些人算什么呢?
三位文官皆不赞成强攻,特别是袁继咸,他在九江为官多年,深知道九江的城防,几个月前,他只带几千老弱之兵和一些老百姓守城,左良玉的二十万大军还有炮火的支持,猛攻了将近两天才攻进去,可见九江城多么易守难攻。
而且虽然现在清军连吃败仗,但城中还有十万清军,仍然是敌众我寡,他们死守险城,这样一座城池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不为过。要强攻得死伤多少人马,因此他们主张智取,具体来说就是围城打援。
尼堪和左梦庚不出战的原因不外乎是在等待援兵,肯定不是坐以待毙,陛下可以把城围起来,但不攻城,等他们的援兵来了,想办法吃掉他们来救援的人马,介时让他们自己开城跟我们交战。
朱由崧听完觉得这两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把这两种方案全给否了。
对于强攻战,朱由崧否定的理由是,九江城头上部有火炮,远了清军开炮,近了他们放弓箭和滚木,朱由崧虽然有火炮,但距离近了在清军城头的炮火打击范围,距离远了火力就弱了,难以轰开坚城。没有炮火优势,以八万兵将,硬功十万之坚城,绝非智者所为。
对围城打援,朱由崧也不赞成。虽然以八万之师可以把九江城围起来,等清军的援兵来到,他也完全可以抽调人马将赶来救援的清军打散。因为他知道鞑子叫嚣得挺凶,但他们跟汉人没法比,真鞑子充其量不过十几万人马,他们之所以嚣张,很大程度上仰仗一大批汉奸走狗,这些汉奸走狗有文有武,还有军队,可以说汉奸八旗的数量远胜过真鞑子的数量。
现在鞑子们南线正在河南跟大明的军队开战,西面还得防着李自成的人马,另外还得留一部守卫京畿,这种情况下清廷根本派不出来大批的援兵来支援九江。
剩下的援兵就是左梦庚的余部了,但是左梦庚在武汉和宜昌等地的人马太有限了,主力都在九江。即便来几万乌合之众也不足为虑,因此袁继咸他们的围城打援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朱由崧之所以否定这套方案的原因是,围城打援耗时太长,如果采取这套方案,九江之战至少得历时一个月,还有武昌、宜昌等地,这一战拖得太久了,粮饷有限,到时候粮草接济不上,欠粮欠饷是行军作战的大忌,另外四川还盘踞着一个张献忠,对朝廷虎视眈眈,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朱由崧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在场文武都沉默了,陛下谋深虑远,考虑得太周到了,但是这一战怎么打呢,强攻不成,围城也不成,清军把城门一关当起了缩头乌龟,这怎么办,太棘手了。
朱由崧一笑,是启用工兵营的时候了!
其实这次高相国运来的粮饷并不多,顶多能供朱由崧这八九万人维持二十来天,加上原来的库存,粮饷至多能撑到四月初。
因为现在是春荒时节,粮饷难筹,可以从朱由崧的国库支一些,由朱由崧内帑在支一些,又向江南的富户征了一些,不过江南富户大多为富不仁,纵使国难当头,一说让他们自己出钱出粮供国家打仗,他们一个比一个会苦穷。
没办法高弘图又带头让文武百官募捐,一品文官多少钱粮,武官多少钱粮,二品文武、三品文武各多少钱粮,京官和地方官各多钱粮,定量限期摊派任务,这样多措并举一共征集二百万两银子和五万石粮草。按说这一批粮饷不算少了。
但是现在大明朝是三线作战,江西九江和河南开州、山江都在打仗,打仗归根结底打的是银子,现在三线粮饷都有吃紧,如果前线粮饷供给不足,势必影响军队士气,还会导致哗变,因此三线都得供给。
现在,河南开州(今天的河南开封一带),大明朝河南和山东两省的军队正与多圣率领导的近七万清军开战,这七万人马虽然不多,但以八旗铁骑为主力,兼有强有力的汉奸队协助,异常凶悍难敌。
年前河南巡抚陈潜巡和两位总兵官袁枢、郑隆芳十万人马连吃败仗,很多收复的失地又落到了清军的手里,无奈之下他们向朱由崧上疏求援,朱由崧因忙于九江战事,只得让山东大帅黄得德功率部支援,为了节制这两路人马,统一行动,一致对敌,朱由崧任命卢九德为为两省总督,总督河南和山东两省兵马对鞑子作战,他们从年关打现在,互相有胜负,各有进退,得失参半,逞胶着状态。
因此,高弘图将这些粮饷一分为二,为卢九德他们送去一百万两银子和三万石粮草,剩下的一百万两银子和二万石粮草为朱由崧送来了,包括几大车御酒大肉等。
朱由崧虽然知道粮饷马上就成为问题,必须速战速决,然后再想办法解决粮饷的事,否则肯定会不战自乱,因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朱由崧懂得。
但是眼前这一仗不能不打,拿下九江和武昌等,让左良玉父子控制下大片地盘重新回归朝廷,彻底肃清这批国贼汉寻,赶跑鞑子,这样还会得一切战利品,介时再向这一带的地主富户征一些,也能解些燃眉之急,能凑和到夏粮下来就好办了,至于银子的事可以再想别的办法,朱由崧是这样打算的。
不过不管粮饷再紧张,朱由崧在花钱上从不吝啬,特别是对军队他舍得花钱,枪杆子里出政权,将士们在为他的大明卖命,决不难亏待将士们,他始终奉行着不拖欠军将的粮饷一文一两,而且赏罚分明。
现在一看又运来一批粮饷和酒肉,粮饷入库以后,功过登记上册,然后朱由崧传旨全军大肆祝贺一天。
三天以后,朱由崧八万大军开到了九江城下,但无论朱由崧如何布阵骂战,城内的清军和汉奸们当起了缩头乌龟,充耳不闻,四门紧闭,熟视无睹。
祖克勇主张强攻,但朱由崧看了看城高池深的九江城,城头上戒备森严,黑洞洞炮口到处可见,垛口上滚木、擂石等守城之物堆积如山,朱由崧知道强攻不是办法。
朱由崧传旨后退五里安下营寨,然后召集众将研究破九江之策。现在知兵的袁继咸、何腾蛟和堵胤锡三位文官也过江来到了朱由崧的御帐帮助他出谋划策,因这三位封疆大吏在九江和武昌为官几年,加上他们三人的威名,朱由崧自然不会忽视这三位大贤之人。
武将以郑鸿逵为首,刘肇基、祖克勇、贺兆雄、郑彩、郑大木、李全、贺宣娇、柳春红、罗岱、道兴等男女几十位高级将全都来到了御帐之中。
经过这几天的调理,贺兆雄腿上的箭伤基本上也痊愈了。
跟往常一样,朱由崧想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些人大致有两个主张。武将们大都主张强攻,特别祖克勇和刘肇基争着作为第一梯队攻城,这样伤亡虽大,但在炮火的支持下一定能快速拿下九江,打仗有不死人的吗?能打胜就行,死些人算什么呢?
三位文官皆不赞成强攻,特别是袁继咸,他在九江为官多年,深知道九江的城防,几个月前,他只带几千老弱之兵和一些老百姓守城,左良玉的二十万大军还有炮火的支持,猛攻了将近两天才攻进去,可见九江城多么易守难攻。
而且虽然现在清军连吃败仗,但城中还有十万清军,仍然是敌众我寡,他们死守险城,这样一座城池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不为过。要强攻得死伤多少人马,因此他们主张智取,具体来说就是围城打援。
尼堪和左梦庚不出战的原因不外乎是在等待援兵,肯定不是坐以待毙,陛下可以把城围起来,但不攻城,等他们的援兵来了,想办法吃掉他们来救援的人马,介时让他们自己开城跟我们交战。
朱由崧听完觉得这两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把这两种方案全给否了。
对于强攻战,朱由崧否定的理由是,九江城头上部有火炮,远了清军开炮,近了他们放弓箭和滚木,朱由崧虽然有火炮,但距离近了在清军城头的炮火打击范围,距离远了火力就弱了,难以轰开坚城。没有炮火优势,以八万兵将,硬功十万之坚城,绝非智者所为。
对围城打援,朱由崧也不赞成。虽然以八万之师可以把九江城围起来,等清军的援兵来到,他也完全可以抽调人马将赶来救援的清军打散。因为他知道鞑子叫嚣得挺凶,但他们跟汉人没法比,真鞑子充其量不过十几万人马,他们之所以嚣张,很大程度上仰仗一大批汉奸走狗,这些汉奸走狗有文有武,还有军队,可以说汉奸八旗的数量远胜过真鞑子的数量。
现在鞑子们南线正在河南跟大明的军队开战,西面还得防着李自成的人马,另外还得留一部守卫京畿,这种情况下清廷根本派不出来大批的援兵来支援九江。
剩下的援兵就是左梦庚的余部了,但是左梦庚在武汉和宜昌等地的人马太有限了,主力都在九江。即便来几万乌合之众也不足为虑,因此袁继咸他们的围城打援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朱由崧之所以否定这套方案的原因是,围城打援耗时太长,如果采取这套方案,九江之战至少得历时一个月,还有武昌、宜昌等地,这一战拖得太久了,粮饷有限,到时候粮草接济不上,欠粮欠饷是行军作战的大忌,另外四川还盘踞着一个张献忠,对朝廷虎视眈眈,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朱由崧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在场文武都沉默了,陛下谋深虑远,考虑得太周到了,但是这一战怎么打呢,强攻不成,围城也不成,清军把城门一关当起了缩头乌龟,这怎么办,太棘手了。
朱由崧一笑,是启用工兵营的时候了!
(https://www.xbxxs.com/novel/KKI22E1eG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