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生命挠场的涟漪 > 第三十四章 禅茗茶道

第三十四章 禅茗茶道




 浮悬梯又升了起来,王琪介绍道:“上面这层是茶室和客房,是客人喝茶聊天和休息的地方,我们称作‘禅茗茶道’。”


 “呃,是要有个休息和社交活动的地方,否则会感到这里阴气重,少了些人间烟火。”李院长说道。


 王琪解释道:“是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最终都要圆融,阴阳平衡才成正果。《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世天缘’大厦的功能虽然以催眠为主,是在潜意识里发挥作用,但在心身阳气补充、能量增强方面也有很多措施,如功法修习、音声抒发、饮食与茶道等等,在总体布局设计上是考虑了阴阳平衡的。”


 “让来宾通过催眠解决困惑与疾病、感悟生命,需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和场所。‘禅茗茶道’就是喝茶社交的地方,也是养生悟道的场所,在这里可以休息,也可以静心冥想,参禅打坐。”


 “喝茶也能悟道啊?”


 王琪说道:“我们这里的‘禅茗’独具特色,大家走了这么久,就来一起来喝喝茶,体验体验我们的‘禅茗’茶道吧。”


 说着,领着大家走下浮悬梯,顺着走廊来到一个房间的门前,只见房间的匾额上雕刻着‘禅茗’两个大字,苍劲古朴,凝神厚重,一下子就让人感到神气回收、心绪沉稳。


 “禅茗”的大门是智能化的,人在门前站立1秒钟就会自动打开。进入到大门里,一位气质清丽的女服务员走过来微笑着向大家说道:“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茗丹,我来介绍一下这里茶道的特色,如果您有特别的品茶喜好,也请先告诉我,我为您准备。”


 王琪说:“就先介绍这里茶道的特色吧。”


 “好的,各位请跟我来,我给大家作讲解。”说着,茗丹领大家来到一间茶室。


 茶室很宽敞,几把座椅放置在茶桌一侧,茗丹走到另一侧,招呼大家坐下。只见她伸手挥向后面的墙壁开关,立时在墙面上出现了高山茶林的画面。


 茗丹轻声细语地讲解道:“茶,发源于中国,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滋养了中华民族的饮食和精神,传播了中华的文明。茶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经文中提到茶有‘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考’等功效;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周鲁公。’‘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并引有现已失传的《神农食经》的一句话: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随着茗丹的介绍,画面出现了采摘茶、制作茶、饮茶、品茶的视频画面。


 “茶,其实也是药。传说神农尝遍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就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论点。唐代苏敬等撰的《新修本草》将茶列于木部中品曰: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画面随着茗丹的话语展开,感觉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茶的分类通常以颜色为主进行划分,有绿茶、青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类,也有按照‘五行’色系来划分的,将青茶归为绿茶一类。”


 “六大类茶是由完全不同的加工发酵工艺制作而成,形成了茶的显著差异成分。而这些不同的加工工艺,有着明显的规律,例如摊晾走水、揉捻破壁、最后的烘干定型,这些步骤基本没有化学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通过高温或者干燥来杀灭茶叶细胞的生物活性,通常叫做杀青,红茶加工中叫做过红锅。”……

 


 “六大类茶是由完全不同的加工发酵工艺制作而成,形成了茶的显著差异成分。而这些不同的加工工艺,有着明显的规律,例如摊晾走水、揉捻破壁、最后的烘干定型,这些步骤基本没有化学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通过高温或者干燥来杀灭茶叶细胞的生物活性,通常叫做杀青,红茶加工中叫做过红锅。”


 “以杀青为界,纵向规律明显,差异性成分有的在杀青之前生成,例如:绿茶、青茶、红茶;有的在杀青后生成,例如:白茶、黑茶、黄茶。所以前三者是茶叶活着的时候做的,生为阳,故可称阳茶;而后三者是茶叶死了以后做的,死为阴,故可称阴茶。三阴三阳的差异性成分生成的步骤,也有明显的横向规律。”


 “绿茶的酚类成分来自生长中的光合作用,白茶的酯类成分来自日晒化合,能量都来自‘天’;青茶的有机酸来自人力摇青致使的细胞破裂多酚氧化,黑茶的皂苷来自人力捣揉致使的碳水化合物大分子断裂与多酚化合,能量都来自‘人’;红茶的胺类来自湿堆发酵时的氨基酸脱氢,黄茶的黄酮类来自湿堆包闷时的黄酮醇脱氢,能量都来自‘地’。”


 背景画面展现了绿茶、青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的制作过程,详细介绍每一种茶的工艺特点,让人感受到制茶的辛劳与智慧。


 看了一段采茶、制茶的画面,茗丹继续介绍制茶的工艺特色:“阴阳的纵向性质:加工上阳茶先转化再杀青是活着做,阴茶是先杀青再转化是死了做;存储上,阳气外泄阳茶越陈越淡会过期,阴气内收阴茶越陈越浓追求年份;烹调上,阳性活跃易变,阳茶一煮就产生毒素,阴性迟钝阴茶越煮越甜;最重要的功效上,阳茶调动阳脉是让体液下沉的,阴茶调动阴脉让体液上浮,阴阳性质概括所有的制茶步骤。”


 “讲解得真细致啊,把制茶的工艺与天、地、人三才的生命气息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清晰明了,独辟蹊径。透彻!”李院长不由的赞叹道。


 魏谦却问道:“阳茶阴茶的提法很少听说啊,阳脉阴脉又是怎么回事?茶叶的制作和饮用怎么又和阳脉阴脉扯上关系呢?”


 茗丹很娴熟地讲解道:“中医理论中,把人体内的经络分为贯穿脏腑的正脉和不贯穿脏腑的奇脉。正脉因为贯穿脏腑,所以其功能就更为明确,对其研究也就更早。《黄帝内经》中把六条正脉分为三阴三阳。其中,阳脉的主干走向是从手到头,再从头到足;阴脉的走向是从足到胸,再从胸到手。整体上讲,如果把手举起来看,阳脉的流向是下沉,阴脉的流向是上浮。阴脉和阳脉根据《黄帝内经·三部九侯论》又各分为天人地三脉,阳脉分别称为太阳脉、阳明脉、少阳脉,阴脉分别称为太阴脉、厥阴脉、少阴脉。每一条正脉的两端又以连接手或足,划分为手经和足经,这样经络就划分成了十二条。这十二条经络,每一条都穿过一个至数个脏腑,从而保障了脏腑的正常运行。十二条经络在一昼夜内依次活跃流动,每两小时轮换一条经络,并将这一规律称为‘子午流注’。”


 魏谦称赞道:“茗丹姐姐懂得的这么多茶文化知识,还能将中医经络讲解得如此细致,真是太厉害啦。”


 茗丹眉心舒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些都是我们‘禅茗茶道’要学习的基础知识,这里还有许多地方要学习和领会。”


 接着又介绍道:“刚才说到茶的制作工艺与阴阳、经脉的关系,还得要说说茶的后期制作、饮用方式与功效。”


 “按照天人地三才的横向性质:天性的绿茶、白茶通过阳光转化,绿茶存储要天阴冰雪,白茶存储要天阳日晒;烹调上绿茶要天阴雨滴法,白茶要天阳暑闷法;功效上绿茶入太阳脉,入小肠经可醒脑,入膀胱经可利尿,白茶入太阴脉,入肺经可润肺,入脾经可增强免疫。人性的青茶、黑茶通过人力转化,青茶存储要人阴放在丹田水平以下,黑茶存储要人阳放在鼻息水平以上;烹调上青茶要人阴压滤法,黑茶要人阳蒸淋法;功效上青茶入阳明脉,入大肠经可清肠,入胃经可舒胃,黑茶入厥阴脉,入心包经可安神,入肝经可去脂。地性的红茶、黄茶通过堆积转化,红茶存储最好用地阴泥陶罐密封,黄茶存储最好用地阳金属罐密封;烹调上红茶要用地阴黑陶壶泡,黄茶要用地阳金属壶煮;功效上红茶入少阳脉,入三焦经可娱情,入胆经可利胆,黄茶入少阴脉,入心经可清血,入肾经可洗肾。”……

 

 

(https://www.xbxxs.com/novel/MAe4AHFKfI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