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生命挠场的涟漪 > 第九章 语若惊鸿

第九章 语若惊鸿




 “非常了不起,善圆大师这一番惊天动地的论述真是高见啊!将佛学的‘心意识’讲解的清楚明了,难得难得。”


 一个高大英武的身形站起身来,是我非常熟悉的身影,用带有磁性的声音说出这段话来。是我爱人宇文舒,他一直坐在沙发上听各位大师的讲论,这时站起身来讲话。


 只听他接着说道:“善圆大师的论述我非常赞同,但对于生命的‘十二因缘’我有不同的思考,正好提出来,请各位大师一起参研。”


 看到沙龙主人起身说话,大家的身形都动了动,注意力都转向了他。


 “好啊,宇文大师,我们都已经发表过见解了,也该请您压轴综论,好有个结果。”善圆大师笑呵呵地说道。


 啊,他们都称他为宇文大师,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虽然过去在家里我们探讨过一些问题,但都是随意聊天,今天还是第一次听他较正式的讲论,心里有些激动和欢喜。


 “我们现在的一切,所有的存在,都是生命过程。我们能看到的边界,就是生死。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结束,是生命体一个阶段体验的结束。死是物质变化的自然规律,所有的物质的东西都会由产生、兴盛走向衰亡。物质的产生、结合出新东西是‘生’,如果物质内部能量消耗不能得到补充和增强,必然会走向‘死’。活动量越大,能量消耗越多,衰亡的越快。科学家将物质衰亡的时间以‘半衰期’表示,意思是物质寿命的一半。”


 看起来他是做了充分准备,一开始就以课堂讲课的口气来讲话。


 “死是细胞再生能力、补充能量的能力逐步降低,身体不断消耗,以至于无法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结果。也许某个器官、某个组织先行衰退、失去活力,破坏了整个系统的运行,也会造成生病或死亡,这是‘死缘于生’。”


 啊,他是结合了现代科学来讲生死问题,感觉更好理解。


 “生命缘于生,产生、出生。一个生命的产生,缘于它曾经拥有的一切集合——它的记忆、它的执念、它与其他能量体曾经的纠缠,是与环境因缘合和、相互叠加才会产生。记忆是所有体验的汇集,执念是生命自我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能量体曾经的纠缠是其他能量体对此生命的影响,是此生命曾经造作的结果。这些决定生命产生、生命模式、生命关系的一切集合,称为‘有’或‘业’。”


 嗯,结合了一些佛学的概念,对‘有’、‘业’的概念有比较明确阐述。


 “‘有’缘于曾经的取得,缘于曾经有过的追求,缘于曾经的行为和意识趋向,这些取得、追求、趋向称为‘取’。‘取’的最大特点是主动性,主动向自己需求的方向靠近,或去占有、去拥有。”


 “‘取’缘于‘爱’,因为‘爱’才会去追求,因为‘爱’才会‘取’,‘爱’是喜欢,是愿意,这种‘爱’是广义的,是所有为了生命的舒适、安全、满足的意愿和行为。”


 他忽然看了看我,向我扮个怪脸,笑着说道:“就像娶媳妇一样,因为有爱、爱她,才会把她娶回家。”


 大家都哄堂大笑,羞得我脸上一阵阵发烧。


 王博士向我玩笑说道:“师母,老师是不是因为爱你才娶你的?”


 我赶紧说:“净听他打岔,快听他说爱缘于什么吧,要不然你们都不知道因为什么而爱了。”


 “‘爱’缘于曾经的体验,曾经的一切经历,包含任何方面。这些曾经的一切称为‘受’,所有的承受、接受、感受。”他回归正色,继续说道:“‘受’缘于‘触’,所接触到的一切,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哪些有益于自己,哪些是有害的,才会去选择趋向。”……

 


 “‘爱’缘于曾经的体验,曾经的一切经历,包含任何方面。这些曾经的一切称为‘受’,所有的承受、接受、感受。”他回归正色,继续说道:“‘受’缘于‘触’,所接触到的一切,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哪些有益于自己,哪些是有害的,才会去选择趋向。”


 “‘受’缘于方方面面的接触和感受,这些感受必须是精确的、精准的,唯有这样才会以最益于自己的方式生存,这些感受包括: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受纳的感受。”


 这个和善圆大师讲的有点不一样,善圆大师讲: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只是讲了一种状态、现象,并未有深入的解释其中的道理,所以听不明白,经过他一解释,我真正能够体会爱、受、触的关系。


 他顿了顿,先握住拳头,伸出大拇指说道:“色,外部环境中物的发射光或反射光,表现为颜色,代表了环境的形体状态和能量状态。以眼睛视觉能够看到、接收到为主要特征。”


 又伸出食指说道:“声,代表声音,属于低频波,如人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有更多的声波虽然听不到,但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人类能够感受到的能量波动非常狭窄,现代物理科学已经能够对各种波动进行精细观测并区分,远远超过人类器官识别范围。”


 伸出中指说:“香,气体的味道,判断气体是否适合生命的依据。”


 再伸出无名指,说道:“味,液体或固体的味道,判断该液体是否适合生命生存。无论气还是液,味代表一种信息,是生命判断生存环境适宜与否的主要依据。”


 又伸出小拇指说道:“触,体感温度、压强、密度与环境的热能和密度差异感受。”


 最后将伸出的五根手指握成拳头,挥了挥拳,讲道:“法,汇集前五种方式方法传递来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判断,形成意愿,并转化为自己的适应应变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是本能作用。”


 他进一步解释道:“‘色、声、香、味、触、法’在佛学称为‘六入’、‘六处’、‘六触’或‘六尘’,产生的相应器官为‘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相应的识别功能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称为‘六识’。”


 他这么一解释,对这些繁杂深奥的佛学名词和道理我觉得明白了很多。尤其是结合现代科学对佛学名词的注解,让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容易接受。


 他又接着讲道:“‘六入’缘于对环境和自我的识别和分别,通过识别环境、分别自我,产生相应的功能、形态适应环境,并形成环境与自我的对应概念,称为‘名色’。”


 哦,‘名色’是这个意思啊,过去我总是认为‘名色’只是对物质的命名,原来还有这么许多深奥的意思。


 他挥着手,抬高了声音,还是用带有磁性的声音说道:“‘识’是识别、认识和分别。生命是一个整体,没有识别就没有自我观念、自我认识和自我分别。‘识’缘于行动、活动,静态时各自相安,只要开始动,就会与环境发生关系,与环境相互作用,才会有觉识。”


 “‘行’或‘动’缘于能量或意念作用,外部环境的扰动与生命能量、信息叠加,共同作用产生共振,或注入能量,或自我能量有缺失需要补充,无论能量状态变化是由于自我的消耗还是被环境扰动,都会有所行动,这种状态称为‘无明’。‘无明’结束了清静的状态,结束了平衡的状态。”


 讲到了无明,我转眼看了看王博士,刚才她提过关于“无明”的问题。只见她的眼中放着光,脸上露着欣喜的微笑,正沉浸在聆听之中。


 最后他把两只手掌叠加起来,说道:“所有的示现都是能量状态的叠加,个体能量与环境能量的叠加与共振,产生个体不同于环境的能量状态,对于个体来说就是外缘与内缘的相应,离开外缘,一切都不显现,一切皆空。”……

 

 

(https://www.xbxxs.com/novel/MAe4AHFKfI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