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虚梦实书 > 39退职

39退职




 办事处管章那女同志寻到家里来,不为别的,只为搜寻人才,为开办专门服务于国营大厂的印刷厂做准备。


 父亲搞过印刷。那是从西京经济学院辍学以后打零工,在印刷这一行当里待过一段时间;知道些工艺流程,也清楚模板搞出来,印刷起来有多快。若是只为大厂服务,只搞一个小小的印刷社即可;若是投资多,摊子铺得大,没有那么多印刷装订活儿可做,只怕没有盈利空间,亏损就是现成的。父亲把这的担心跟管章那女同志说了。管章那女同志说父亲的想法是旧思维。时代不同了,思想要跟上形势发展。祖国大建设,各行各业都要飞速发展,为国营大厂搞好服务,这是政治任务,哪还顾得上亏损盈利,别说手工印刷,就是机器印刷,搞不好服务也是不行,也要受到批评,完成任务最重要。


 于是,父亲再次参加工作了。工作单位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五四印刷厂。其实也就是一个有着十几个年青人的印刷社,印刷作坊。


 厂里人人都识字,人人都有些文化。印刷厂跟私人手工作坊转变过来的铁工厂、木工厂、砖瓦陶瓷厂的气象不一样。那些厂里的工人有着朴实美,粗糙壮。这个厂里的工人就显得有些真纤细,假斯文,臭文雅。原因可能是那些厂里工人穿戴朴素,大众化,不似印刷厂的工人穿戴得齐整文雅:身着中山装,胸前左兜或右兜里经常别着一支或并排别着两支自来水笔。那显眼的自来水笔卡子表明,别上这东西就是显得有文化,就是显得与众不同。文化人的特征,就是显摆别在胸兜里那自来水笔的靓眼的笔卡子。这卡子,好似炫富者脖子上挂着的珍珠项链,手指上套着的镶嵌着祖母绿玉石的金戒指。——这是街坊邻居们说的,不是父亲的看法,父亲只是幽默地给我们讲过这个笑话。


 厂子距家不远,就在姥姥家东隔壁的吴家大院。古色古香的院落,入驻一批年青人,跟那大门口挂着的散发着新时代气息的工厂大牌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古老的院子又一次爆发出了勃勃生机。


 父亲搞过印刷,会刻蜡版,会操作使用印刷机器。祖国需要人才。作为新中国的公民,能为祖国大建设添砖加瓦,他是自豪的。


 于是,工作稳定下来,心情安定下来,父亲也就成了五四印刷厂的元老骨干。单位把父亲看得很高。在那十几个工人当中,他的工资最高。每月五十几元,要比有些年轻人高出十多块钱。


 或许厂里工作太单调,年轻人多,都本分,没有勾心斗角,我们后辈人很少听父亲说过厂里的人或厂里的事情。只听父亲说过厂长名字叫房婷菊,是一个很有魄力的解放军女战士,跟随丈夫转业到古都。她的丈夫就是审查站站长。要不,她不可能那么了解父亲的情况,直奔家里把父亲挖到印刷厂。


 下笔写到这里,我忽然觉得,人跟人相比,就是不一样。人有命运,或许也有可能。父亲的命运不好,或许就是他处事太理想化,把世上的事情看得太美好,太简单了。我没有贬低,看不起父亲的意思。但我必须高看房婷菊。因为几年以后,国家遭遇******,国民经济遭到重创,印刷厂遭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提倡下放裁员,房婷菊执行政策,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裁员。当然,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减轻负担,国家也为下放,退职人员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房婷菊曾问父亲:”走不走,你可要想好。单位虽然没活干,那是因为市印刷厂建成开工了。我们可以改行,我们可以扔掉这不值钱的印刷机器,另起炉灶,把我们这个单位建设好。“


 父亲觉得没有希望,退职了。退职干什么,他没考虑好就轻易退职回了家。


 在城市,退职回家是很要命的事情。喝口凉水都要钱,父亲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一意孤行,没有听从房婷菊的挽留,劝告,退职回了家。……

 本章完

 

(https://www.xbxxs.com/novel/5GJLGBdGK8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