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大新主 > 第300章 东莱有异

第300章 东莱有异

“义,亦我所欲也!

董宣十三岁起,熟读圣贤书,心中有一秤杆,端平着理智和良心。

无论是对陛下,还是对安定国孝平太后,皆心存敬意。

恐不能受陛下之恩赏。

若陛下以此处罚董宣,董宣心甘情愿!”

董宣一揖到地。

宣室殿内,负责服侍的太监宫女早就噤若寒蝉,有的双腿已在抖动。

自大新始建国这一年来,没有谁敢如此顶撞皇帝王莽。熟知皇帝性格的人,皆知道这样做,没有什么好结果,大多数都是委婉的劝谏。

出乎殿内几人的预料,皇帝并未对董宣当即处置,冷笑一番后,将所有人都扫视了一遍,尤其在武王王匡和张邯的面上多停留了一会。

“今次入宫,怕不单单是为了币货之事,还有什么事,全都说出来吧!”王莽语气中除了怒意,多了几分讥讽。

王匡和张邯对视了一眼。

两人同时迈步,朝皇帝行礼,只有张辣一人低着头留在原地。

殿中御桌后,皇帝沉默的坐下,拿起茶杯饮茶,眼睛却是默默注视着前方。头顶正是阳光的方向,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正在前方的人,皆能感受到皇帝的注视。

作为正对着的人,张邯亦是打了个寒颤,硬着头皮当先开口道:“陛下明鉴,鄙臣数日前曾上过奏书,言王田令实行至今出现的一些问题。

如若不及时处理,怕是会酿成大祸。”

王莽忽然站了起来,目光几近于实质:“你,还有你……

看看吧!

今天下各郡府皆有奏书传来,言王田令实行得利,何来大祸?

朕从郡府官吏中看到的是,在王田令实行后,百姓有田种的大利之举,还有天下百姓对朕和朝廷的称颂。

另外,不论你的言语,当初于宫中商讨王田令时,又是谁信誓旦旦的告诉朕,此中之举无不妥之处,且将受惠于天下。

是你张邯!

事实也确实这样,现在你张邯不要脸面,朕还要脸面。

哼!再说你那奏书,要真的说王田令有大祸,各地郡守岂能不知?太子岂能不知?太师太傅岂能不知?

朕想问问,是天下人在骗朕,还是你张邯在骗朕?”

说话的同时,王莽亦是将各郡府这段时间送来的奏书扔到了张邯和王匡的面前。董宣和默不作声的张辣,亦是未能幸免。

这种气氛下,王匡到没有趁机谏言,父亲王莽的气恼,不光是对于他与张邯的逆耳之言,还有先前董宣的拒绝。可以说是恰好汇聚到一起,同时爆发了。

眼下才是真正的天子之怒!

此时出言,是为大不智。

目前,只能换个角度,在起到劝谏的同时,让父亲可以听进去。近日来,天下间关于王田令的反对之声越来越多,可各地仍瞒着未央宫。

用不了多久,怕是在那些逼上绝路的豪族大户,以及那些受此连累的无辜民众的双重作用下,会激起更大的民变。

大新初立,各地钱行建设在即,民生亦是在进一步的恢复当中。

要是再发生巨大的变动,对于这个新建立的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大新的崩坏怕是因此也会加速。

有了前面几次的经验,他才会联手张邯,顶着压力往上冲。只是这一次,皇帝的反应有些出乎预料,连制定王田令的张邯之语都听不进去了!

可不是什么好预兆啊!

王匡躬身将皇帝扔在地上的奏书捡了起来,和满头大汗的张邯一样,开始认真翻看。

很快,王匡就发现了问题,各地许多郡府对于王田令称赞是真,但也不乏如同与他一样的劝谏之言。

有的隐晦,有的直白。

比如南郡郡守即上书了王田令的不妥之处,且将之批评的体无完肤不说,还有骂皇帝昏庸无道之嫌疑。

再一看南郡郡守的签名,王匡心里暗道:“南郡郡守原来是此人,难怪能冒天下之大不违!”

南郡郡守名叫郭钦,汉哀帝时即为大司徒府司直。因敢与直言,上书弹劾,而被降职为卢奴县令。汉哀帝死后,汉平帝即位,继而再次生为南郡郡守,一直至今。

“你手里拿的可是郭钦之奏书?”王莽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座位上起身,到了王匡等人的近处,看向王匡问道。

“正是。”王匡答道。

哪知王莽接过奏书,然后用手指头点着其中一段,从牙齿里带着憎恶:“郭钦骂朕窃贼,奸臣,还言之羞与为伍!

他这是借机发挥,陷朕于不义。

数日前,亦是请辞,朕允了!

莫非你们也要效仿那郭钦?”

“儿臣惶恐!”

“鄙臣惶恐!”

……

平静下来的王莽如同一只卧虎,尽情的散发着他王者的威严。

说话间,有内侍禀报,东郡传来紧急奏报。

得皇帝令,与内侍一同进来的,竟是大司马甄邯亲自来了。

甄邯面色焦急,进入宣室殿后,看着地上分散的奏书,还有皇帝和殿内诸人的表情,有些意外。

眼下军情紧急,容不得半点耽搁,甄邯行礼后,将手里收到的军情奏报双手呈于王莽,接着便道:“陛下,大事不妙啊!

青州之地,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其国,现已攻陷县城。青州守军,亦是向刘快所在之地进发。

可……可皇太子正在东莱郡,距离刘快不远。

而且,青州之地,刘快兄长刘殷可是手握重兵,守卫于即墨。

鄙臣担心,刘快会联络其兄长,一同趁机围攻皇太子。”

青州,东莱郡,刘快,皇太子。

这些关键词在脑袋里检索一下,王匡就知道是何事了,徐乡侯于始建国元年的起兵造反。只是历史上,现为扶崇公,即刘快兄长的刘殷并未起兵不说,还大义灭亲的防守刘快,使之被大军夹击,导致兵败长广而死。

刘快于此刻起兵,还真的是神助攻!

当与王田令脱不了干系才是。

事实正如王匡所料,王莽看完奏报后,瘫坐在椅子上,表情有些复杂。

奏报是绣衣使调查的情报,上面记载,皇太子抵达青州后,执行王田令的同时,趁机掠夺财物,由于手段过于狠辣,弄得怨声载道……那徐乡侯本就心怀刘汉,加上王临的逼迫,才顺势揭竿而起。

从绣衣使的汇报来看,还是因为王田令将这群拥有大量田地的豪强给逼得太紧了,才导致现在的局面。

也不知道天下的豪强中,有多少如同刘快一样,怀揣着异心之人!

再想到张邯与郭钦的奏书,及六子几番谏言,难道王田令的实行,真有些操之过急了?

 

(https://www.xbxxs.com/novel/H5970bB7bB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