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率性五行
笔下文学小说推荐阅读:
随着抱虚子的话语,我们的眼光都落在坐在转角沙发上的一位黄袍僧人身上。胖和尚善圆是终南山至相寺高僧,浓眉大眼,大鼻子、大嘴巴,面部的肉垂下来,显露出双重下颌,面色黑黝,身形像一个大面团,又像一颗巨大的水滴。平时不爱说话,说起话来却是智慧圆融,大家都称他善圆大师。
只听得几声哈哈大笑,善圆大师开腔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双手合十向抱虚子表示致谢。
“既然抱虚子大师点名让老僧解读,老僧就谈谈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有讲的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各位包涵。”大师语气缓慢地继续说道:“刚才听了几位大师的高论,我非常钦佩,既了解了世界各文明对于生命根本的认识,也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受益匪浅啊。”
善圆大师一开场就话语柔和、谦虚,让人感觉很亲切、很舒服。
只听他话锋一转,以坚定的金刚之音说道:“不过,佛家对人类灵魂的说法并不认可。”
啊?!怎么会这样?佛家怎么会不认可灵魂呢?我心中正在诧异,王博士已经抢先问道:“善圆大师,佛家一直都讲六道轮回,怎么会没有灵魂呢?”
大师微微一笑说道:“刚才抱虚子介绍了佛教引入中华文明的情况,我却要先从佛教的兴起说起。”
“释迦牟尼佛曾经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因为感悟人的生、老、病、死游学多年,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现在的佛学体系。后来讲经说法49年,非常圆融地解释了生命的根本问题,使得佛学广为流传,成为后世学习修炼的经典学说。”
善圆大师说话缓慢,有点拖音,但感觉不急不躁,听得清楚,也有时间思考。
只听他继续说道:“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49年中,有大批追随者跟随佛陀学习和证悟,有所成就的弟子也非常多,如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摩诃迦叶、罗睺罗、阿难等等都是佛陀的大弟子。在释迦牟尼佛去世后,弟子们为了继续学习佛法,以摩诃迦叶、阿难、优波离等500比丘为主对于他的言教进行了整理,结集了佛陀的讲道文字,形成《经藏》和《律藏》称为佛学经典,为了更好地修习佛法,建立了佛教团体。”。
大师停了停,慢慢说道:“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生命的轮回学说以及意识成就境界,他的学说可归纳为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都是生命的体验、认知、修炼印证的过程,经过不断的体验修行,会成就不同的境界,最终走向圆满圆融的涅槃寂静。”
哦,我对佛学了解的并不多,大师讲的这些佛学名词对我有些陌生,不过理解这些都是修行佛学的法门。
王博士却兴奋起来,插言道:“这些佛学名词我知道,三法印是: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简说为诸法无常;一切法无我;寂灭涅槃。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因此称为‘三法印’。四圣谛是:苦、集、灭、道,‘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就是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就是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就是出世间的因。八正道是…我一时想不起来了,还是请大师继续给我们解读吧。”
“王博士讲的不错,这些都是佛学的基本理论。”
善圆大师的讲话被王博士打断,他并没有责怪,笑呵呵地继续讲道:“在佛学的体系中,核心问题就是心和性的认识和修炼。关于心的问题,之前魏大师已经将最初的文字意境讲过,我再重复这段《黄帝内经》的经文: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善圆大师的讲话被王博士打断,他并没有责怪,笑呵呵地继续讲道:“在佛学的体系中,核心问题就是心和性的认识和修炼。关于心的问题,之前魏大师已经将最初的文字意境讲过,我再重复这段《黄帝内经》的经文: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大师用缓慢的语气讲道:“我们讲文字的基本概念,必须要找最初的经典,否则就会有误解。这里讲了‘心’的意境,我非常赞同魏大师的解读: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能够感应和接纳一切事物的称为‘心’,‘心’只是觉受,对于环境影响和自身状态的觉受,‘心’记载着生命历程所有的信息。而佛学讲的‘心’正是这个意思,只是表述方式不同,佛学讲‘心’还要加个‘识’。”
“佛学是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主旨。‘三界’是指这个宇宙之间的生命,统以食欲、**、爱欲为生命来源,叫做‘欲界’,它包括物质世界的一切生命。超过欲界的是‘色界’,以光色、意念为主体的生命世界。超过色界的,便是‘无色界’,是超越时空的一种境界,唯有意念作用。‘万法’是指宇宙间的一切有形的事物、无形的理念和精神,是生命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一切方法。‘三界’‘万法’都是‘心’的功能变现。”
善圆大师的这一段话,是对佛学的概括,加上一些解释,让我这个初学者也似乎明白一点佛学了。
大师又接着讲论道:“‘心’的作用又细列为八个‘识’的界别,从人体来说:眼、耳、鼻、舌、身,各有各的‘识别’作用,叫做‘前五识’。但他们都得通过第六‘意’识的分别、思量等作用,而纳入归藏到以坚执‘人我’为主导的意根,以梵文命名它为第七‘末那识’。而前面七个识,最后都是从一个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体,以梵文的命名叫第八‘阿赖耶识’,翻译成中文便名‘藏识’。它是心物一元、宇宙万有的同根一本,是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混合的同一渊源。宇宙万有由它而出生,灭而归化于它。”
大师的这段话一字一顿,声音浑厚,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和他产生共振,让我热血沸腾。
“‘识’是‘心’的功能体现,‘心’处于背景中,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心所具足的功能作用,也称自性,就是宇宙自然生命一体之性,是生生不息的自然之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诗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正说的是自性的功能作用。”
“但是‘心识’功能的发动还需要一个缘起,就是‘意’。”大师又放缓了声音,表情也更轻松些,讲道:“哈哈,又得讲《黄帝内经》了,《黄帝内经》云: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是音心,是外部能量在心中刺激产生的作用。犹如浪花,是由于水流和岩石撞击产生的,是两股能量相遇激起的能量叠加。刚才抱虚子已经解释过了:心中产生了一个欲求,称为‘意’,是生命对自我需求与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所以,佛学通常讲‘心、意、识’,都是心性功能的变现。”
大师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用一个譬喻来说,‘心’好像一个盘子,‘意’好像盘子里一颗圆珠,‘知性’好像盘子和珠子放射的光芒,内照自身,外照外物。但这整盘,又装在一个血肉所制造的皮袋里,那就是人身。”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个故事: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有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正是说明心与境界的相互感应。”……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个故事: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有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正是说明心与境界的相互感应。”
“是不是说心和环境的相应是世间万物产生的根本。”王博士问道。
“嗯,王博士聪明伶俐,思维敏捷,这是非常好的认识。”大师夸赞道。
借着大师的夸赞,王博士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说道:“善圆大师,您刚才讲的关于心、性、意、识的关系我一下子还有些不太清楚,有没有一个容易理解的说法让我这个初学者明白?”
“好,好!”大师笑着说:“关于心性,用一个譬喻来讲,‘性’如同大海,‘心’如海上的波纹,起伏跌宕,‘意’就是溅起的浪花。浪花如果‘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执着于这个个体,就是‘我’,就是《道德经》讲的‘有,万物之母’。”
“高明啊!”王博士拍手赞道:“大师的譬喻得太高明了,让我的心里通透清楚,真不愧为佛学大师!”
王博士接着又问:“那么佛家讲的‘六道轮回’又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灵魂,是什么在轮回呢?”
“佛学认为生命死后神识会根据自己的业力轮回转世,转世有六个层次:天人、阿修罗、人、畜生、恶鬼、地狱,称为六道轮回。”善圆大师很简练地答道:“正统的大乘佛学并不认可灵魂,只讲心的境界,但有些佛教的论说中却有‘中阴身’的概念,通常会将‘中阴身’等同于灵魂来理解。”
可能觉得回答得不够充分,又补充说道:“生命在死亡瞬间至来生出世的刹那,神识会脱离肉身,这中间的时段称‘中有’。因仅意识存在,并无实质**,所以由意识主宰幻化而来,非父精母血孕育所成,就是意生身、意成身或化生身,有许多佛教派别称为中阴身。”
王博士说道:“是啊,我也听许多佛学大师讲关于中阴身的修炼方法,我还看过索甲仁波切写的《XZ生死书》,讲的就是关于中阴身修行的故事,很有影响力。”
善圆大师有些情绪黯淡,语音也拉低了一些,似乎不愿意过多谈及关于宗教派别的事情,慢慢地说道:“佛学讲六道轮回都是讲心与外界的感应,心与外界的关系,由于曾经的造作造成的牵缠与扰动,都是心的现量境界。所以,佛学并不认可灵魂的说法,佛学只说心性,因为说灵魂似乎有个实体,容易引起误解。”
接着又说道:“而道学论述的魂魄,是基于生命本体功能的解读,展现了生命产生与存在的状态,并没有表达出生命的最高境界。”
王博士追问道:“那么,什么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不是佛家三界的最高境界?”
“成佛!”大师坚定地说:“佛学讲的‘佛’是人佛一体,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作佛。‘佛’的理解就是智慧,是无上的大智慧,是光明圆融的意境。所以,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佛,要超三界才能成佛。”
大师接着说:“佛经讲的三界,是指心的境界,并非实有,也并非没有。当你认为有时,它就有,并且会示现给你;当你没有觉知、没有感受到时就没有,完全是你心的感应。一定要体会这里面的意思,和刚才我讲的‘心意识’的境界相结合来思考理解。”
忽然,大师乐了起来:“哈哈哈哈…我这么一解释又掉到文字的窨井里啦,很多东西不能解释,一解释就显出文字表达是有境界局限的,还是自己去领悟吧。”
本章完
(https://www.xbxxs.com/novel/MAe4AHFKfI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